主题:通过Imaging-Resource的量化评测结果简要说明X3和传统传感器的区别 [主题管理员:spot]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25429 回帖:549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禁言中
泡网分: 2.711
主题: 24
帖子: 2751
注册: 2012年5月
真理越辨越明,只要不是谩骂嘲讽,还是別删了。日后自有公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2.711
主题: 24
帖子: 2751
注册: 2012年5月
该人员 发表于 2013-7-12 08:44
感谢网友提供被删图片的原链接。在那个链接里,dp1m的人像表现可能是最差的,风景照片的分辨率和锐利度表现可能是最好的。鉴于楼主除了删除图片之外,还删除过链接,所以链接我就不转了,免得又被删。我转一下被楼主质疑的拍摄和后期条件,该贴是这样说的:
[测试原则]
1. 相机的白平衡、色彩、锐利度、对比度等等设定,尽一切可能为默认。其他特殊功能例如可增加动态范围或者加亮画面暗部的功能设定为关闭。但Fujifilm的动态范围设定则为自动,因为那是X-Trans CMOS特别支援的功能,个人认为应予自由发挥。
2. 以RAW档拍摄,并且使用原厂建议的软件转为最高品质的JPEG,并且不在软件中做任何数码修正。
3. 拍摄时尽可能的使用M模式,固定光圈、快门与感光度,若拍摄人像则使用光圈先决A模式,但感光度为固定。
4. 拍摄人像时不使用脚架,构图尽可能的相同,所以使用不同焦段的机身就需要前后移动来调整构图。
5. 若拍人以外的景尽可能使用脚架,但脚架不会移动,所以构图上会有差异。
6. 裁切图片全部皆是原图原尺寸裁切,不缩放。

楼主在首页主要结论里说:对于只有红蓝两色的场景,x3有明显优势。这个命题蕴含一个反命题:对于并非只有红蓝两色的场景,x3没有明显优势。我转该图片就是为了 ...


有道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3.642
主题: 45
帖子: 15111
注册: 2009年9月
spot 发表于 2013-7-12 03:07
我早说过了,这个帖子不欢迎这类无法验证的所谓“实拍”照片。因此,你这个回帖,以及其他人的引用,我全部都删掉了。

但是,为了把这个问题给你讲清楚,我专门回复一下你这个问题。

我请问,你这个所谓的实拍对比,就算只考虑拍摄条件,你能确保是一致的吗?你又是如何确保的呢?

比如,拍摄者的操作水平(即使是同一个人,如何确保其操作的一致性?),三脚架的使用,振动或抖动的影响,每个镜头是否经过必要校正和检验,镜头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对焦是否都经过检查,是否存在跑焦,能否确保对焦精度的一致性,出图设置是否标准,锐化和降噪程度的控制是否在相同水平,......,等等等等。

如果我按实验室进行测试的条件给你列出来所有的要求,我相信绝大多数你都无法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而这些因素,每一个都可以造成完全不同的所谓“实拍”结果。

请问,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要用这些照片说明什么?

我认为,分析问题最基本的要求,是尽量排除不确定因素,让测试的结果与测试的变量直接相关。

如果你提交的测试结果,符合必要的、可验证的、严谨的量化测试标准,我欢迎你发表自己的测试报告。但是,如果你不能做到这样的标准,也请不要再重复贴这些不可验证的所谓“实拍”测 ...
感谢网友提供被删图片的原链接。在那个链接里,dp1m的人像表现可能是最差的,风景照片的分辨率和锐利度表现可能是最好的。鉴于楼主除了删除图片之外,还删除过链接,所以链接我就不转了,免得又被删。我转一下被楼主质疑的拍摄和后期条件,该贴是这样说的:
[测试原则]
1. 相机的白平衡、色彩、锐利度、对比度等等设定,尽一切可能为默认。其他特殊功能例如可增加动态范围或者加亮画面暗部的功能设定为关闭。但Fujifilm的动态范围设定则为自动,因为那是X-Trans CMOS特别支援的功能,个人认为应予自由发挥。
2. 以RAW档拍摄,并且使用原厂建议的软件转为最高品质的JPEG,并且不在软件中做任何数码修正。
3. 拍摄时尽可能的使用M模式,固定光圈、快门与感光度,若拍摄人像则使用光圈先决A模式,但感光度为固定。
4. 拍摄人像时不使用脚架,构图尽可能的相同,所以使用不同焦段的机身就需要前后移动来调整构图。
5. 若拍人以外的景尽可能使用脚架,但脚架不会移动,所以构图上会有差异。
6. 裁切图片全部皆是原图原尺寸裁切,不缩放。

楼主在首页主要结论里说:对于只有红蓝两色的场景,x3有明显优势。这个命题蕴含一个反命题:对于并非只有红蓝两色的场景,x3没有明显优势。我转该图片就是为了说明,在实拍中,即使是以大片绿色为主的场景,x3还是能看出明显优势。并且提醒楼主修正首页的这句话:“X3在分辨率上真正的优势在于,没有绿色信息(或绿色信息很少)的物体。”但是楼主一直以删图作答。

楼主在跟帖讨论中说过:”X3的彩色分辨率有优势,这个也是很明确的。“以及“由于X3无需插值处理相邻位置的色彩变化,因此可以获得更为连续自然的色彩过渡,这个也是X3彩色分辨率优势的一种体现。”这些内容可以纠正楼主首页叙述的偏颇之处,如果编辑到首页中就可以减少一些质疑,使得结论更全面。

我自己试着解释一下实拍的结果与楼主结论不一致的原因。可能的原因如下:
1、镜头不一样,dp1m的镜头可能比x100s、x2、coolpixA、GR的镜头分辨率更好。
2、突然的光线变化,使得dp1m拍摄时的光线条件更好。
3、“由于X3无需插值处理相邻位置的色彩变化,因此可以获得更为连续自然的色彩过渡,这个也是X3彩色分辨率优势的一种体现。”
下面开始分析:
1、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不认为适马的镜头会好过富士、徕卡、尼康、宾得理光。
2、从拍摄的原片来看,拍摄位置基本相同,拍摄时间相同,时间是下午将近五点,天气是晴天有云,并且5张照片中云彩的形状没有明显变化。我认为可以排除光线变化的因素。
3、“由于X3无需插值处理相邻位置的色彩变化,因此可以获得更为连续自然的色彩过渡,这个也是X3彩色分辨率优势的一种体现。”我认为这才是低感实拍照片(并非以红蓝两色为主)中x3分辨率更好的原因。

为免于楼主删帖,我要看看楼主在首页中是否谈到过上面分析过的第三点(楼主的习惯是,自己谈论过的观点,别人再“重复”谈论的话,就可能删贴)。楼主果然谈论过:
“3、色彩准确性问题

从表面上看,马赛克传感器需要通过猜色算法,从周边像素中获得某个位置的全彩色信息,而X3传感器可以直接获得每个空间位置的全彩色信息,那么是不是X3传感器的色彩会更准确呢?

测试的结果恰恰相反。”

楼主果然谈论过这个区别,但楼主指出马赛克与x3的最大区别是为了说明马赛克传感器的色彩更准确,对于同样由这个区别造成的X3彩色分辨率优势在首页只字未提。
就这个问题,我问过楼主:
“楼主在首页中说这个贴子引用量化测评结果说明传统传感器和x3的主要区别。我认为二者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有网格化的彩色滤镜,另一个没有。楼主也说:“由于X3无需插值处理相邻位置的色彩变化,因此可以获得更为连续自然的色彩过渡,这个也是X3彩色分辨率优势的一种体现。”但是楼主的四个结论并没有涉及这个区别。是因为楼主认为这个区别不是主要区别么?”
楼主的回答如下:
“至于你说的色彩过渡问题,我已经说过了,那是X3彩色分辨率优势的一种体现至于这个是不是主要,在一张具体照片里,哪个因素才是主要,进而引申到一个相机的整个使用周期,哪个因素更重要,这超出了本贴讨论的范围,我不打算给出任何这类综合性评价,我认为这完全取决于不同人的需求和偏好。”

我的问题是:马赛克传感器需要插值处理相邻位置的色彩变化,x3传感器无需插值处理相邻位置的色彩变化,楼主在首页的四个结论中虽然涉及了这一区别,但楼主只分析了由这一区别带来的对马赛克有利的后果,对马赛克不利的后果则只字不提。这种做法有利于“说明一下X3和传统传感器的主要区别”吗?

而且,楼主的回答是“至于这个是不是主要,在一张具体照片里,哪个因素才是主要……”巧妙地把工作原理上的主要区别,转换为“在一张具体照片里,哪个因素才是主要”。

正所谓:你跟他说理论,他跟你说具体照片,你跟他说具体照片,他跟你说测试条件+删除具体照片。

本帖最后由 该人员 于 2013-7-12 08:53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8.524
主题: 70
帖子: 3159
注册: 2002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ILCE-7CR
RICOH GR III
一直觉得X3拍树 无论多小的树 都是纹理清晰啊 哪怕仔细想想发现树上怎么可能才那么少叶子.....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有些人不愿意去打开Imaging-Resource或者TechRadar的网页,去查看分辨率测试结果,那么我把这两个网站的4个型号相机分辨率测试结果的对比,汇总在这里。同时也更新了主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identify 发表于 2013-7-11 16:58
他的意思是,图片都是扯淡,拍照选相机我们只需要看参数就行了。
好吧,买车只看马力就知道谁赛道性能好,看功率就知道什么功放好,看体重就知道谁力气大了,看脑袋大小就知道谁智商高,看jb长短就知道谁xx能力强。
无敌头号意淫党啊,整天抱着一堆抄来的数据,数据正确不正确自己都没法证明,只知道抄对自己有利的,躲被窝里意淫。


请问,我这个帖子什么时候涉及到如何选相机?我说的很清楚,这个帖子只是把不同测试网站的量化测试结果,总结整理成X3的四个特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和偏好,如何选择,那完全是每个人自己的问题。

如果你没有能力提供客观的测试结果,也没有能力在承认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发表观点,请你不要来这个帖子捣乱。

论坛大得很,你自己开贴去愿意骂谁都是你的自由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该人员 发表于 2013-7-11 15:43
对于下面这张被你删过的图,可以确定场景一样、光圈一样、右侧四张的快门数和感光度一样、拍摄位置一样、拍摄时间一样(五张片子中树上都有一个白色物体,如果是鸟的话,可以证明几乎就是同时拍摄的)。如果你认为这些片子并非以红蓝色为主且dp1m的片子分辨率好过其他片子的话,我希望你能告诉我,对于并非只有红蓝两色的物体,x3的彩色分辨率是否也有优势。那么你的这句话“X3在分辨率上真正的优势在于,没有绿色信息(或绿色信息很少)的物体。”是否可以修正一下。你可以说这些图无法量化分析,也可以说x3优势不明显,但请不要用删图作回答,谢谢。


我早说过了,这个帖子不欢迎这类无法验证的所谓“实拍”照片。因此,你这个回帖,以及其他人的引用,我全部都删掉了。

但是,为了把这个问题给你讲清楚,我专门回复一下你这个问题。

我请问,你这个所谓的实拍对比,就算只考虑拍摄条件,你能确保是一致的吗?你又是如何确保的呢?

比如,拍摄者的操作水平(即使是同一个人,如何确保其操作的一致性?),三脚架的使用,振动或抖动的影响,每个镜头是否经过必要校正和检验,镜头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对焦是否都经过检查,是否存在跑焦,能否确保对焦精度的一致性,出图设置是否标准,锐化和降噪程度的控制是否在相同水平,......,等等等等。

如果我按实验室进行测试的条件给你列出来所有的要求,我相信绝大多数你都无法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而这些因素,每一个都可以造成完全不同的所谓“实拍”结果。

请问,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要用这些照片说明什么?

我认为,分析问题最基本的要求,是尽量排除不确定因素,让测试的结果与测试的变量直接相关。

如果你提交的测试结果,符合必要的、可验证的、严谨的量化测试标准,我欢迎你发表自己的测试报告。但是,如果你不能做到这样的标准,也请不要再重复贴这些不可验证的所谓“实拍”测试。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参考一下比如Imaging-Resource、TechRadar、DPreview(其实DP有些测试的条件也不是很严谨,不过它都作了说明)等等网站的测试过程说明。

你对实拍测试有兴趣,可以自己开贴去分析,这是个论坛,谁也没限制你发帖的自由。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benbenmeng 发表于 2013-7-11 17:14
OMG,这个兄弟,你可知道,LZ首贴的图片,全部都是JPG直出的图。你觉得能代表传感器的实际水平么。


很明显,我在首贴里给出的TechRadar网站测试结果连接,你根本就没有打开看看,就跑出来开喷了,我说的对吗?

TechRadar那个测试结果网页里,给出了JPG和RAW从ISO100一直到最高ISO的所有测试结果。

基本上,RAW大致与JPG相同,或者略高一点。

我在302楼,还专门贴了一个汇总,把Imaging-Resource和TechRadar的测试结果,包括JPG和RAW都列出来了,你肯定也没看

为了帮助你记忆,我再贴一遍这个汇总。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2.711
主题: 24
帖子: 2751
注册: 2012年5月
该人员 发表于 2013-7-11 14:42
其实只要保证场景、时间、光照、拍摄位置、光圈快门都一样就行了,其他的交给眼睛和大脑去判断。如果非要说眼睛看不出哪个图效果好,实际场景太复杂也没法量化分析,而且还把图删除了。我不知道这是在保护观众避免被误导,还是在保护其他什么。
非常希望楼主能解答下面的问题。楼主在首页中说这个贴子引用量化测评结果说明传统传感器和x3的主要区别。我认为二者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有网格化的彩色滤镜,另一个没有。楼主也说:“由于X3无需插值处理相邻位置的色彩变化,因此可以获得更为连续自然的色彩过渡,这个也是X3彩色分辨率优势的一种体现。”但是楼主的四个结论并没有涉及这个区别。是因为楼主认为这个区别不是主要区别么?

说得好!但对LZ提出异议不怕被删?伟人教主,岂容他人质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2.711
主题: 24
帖子: 2751
注册: 2012年5月
benbenmeng 发表于 2013-7-11 17:14
OMG,这个兄弟,你可知道,LZ首贴的图片,全部都是JPG直出的图。你觉得能代表传感器的实际水平么。


哈哈哈哈,一针见血!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2.711
主题: 24
帖子: 2751
注册: 2012年5月
2013-7-11 01:10
你在通过Imaging-Resource的量化评测结果简要说明X3和传统传感器的区别 的帖子被主题管理员 spot 删除
本贴只考虑可验证的量化评测对比,所有艺术家风格的对比请自己去开帖。

屏蔽2013-7-11 01:10
你在通过Imaging-Resource的量化评测结果简要说明X3和传统传感器的区别 的帖子被主题管理员 spot 删除
本贴只考虑可验证的量化评测对比,所有艺术家风格的对比请自己去开帖。

屏蔽2013-7-11 00:19
你在通过Imaging-Resource的量化评测结果简要说明X3和传统传感器的区别 的帖子被主题管理员 spot 删除
本贴只考虑可验证的科学分析,不做艺术分析。

屏蔽2013-7-11 00:18
你在通过Imaging-Resource的量化评测结果简要说明X3和传统传感器的区别 的帖子被主题管理员 spot 删除
本贴只考虑可验证的科学分析,不做艺术分析。

屏蔽2013-7-9 13:56
spot 引用了你的帖子通过Imaging-Resource的量化评测结果简要说明X3和传统传感器的区别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796
主题: 24
帖子: 1777
注册: 2010年4月
spot 发表于 2013-7-11 15:18
我从来没有说过,黑白标板的测试结果,就代表一切。

我这个帖子放在这里的,有四个不同的结论,我再重复一遍:

1、SD1的空间分辨率大致就相当于一个1500万像素无低通马赛克传感器。
2、对于只有红蓝两色的物体,SD1的彩色分辨率有明显优势。
3、SD1的色调准确性明显落后于650D(并且落后于现有马赛克传感器的平均水平)。
4、SD1的高感性能极为落后。


每个结论,都有不同测试网站的实际量化测试结果支持。

至于在具体某次拍摄,某张照片里,哪个因素更重要,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需求,都有自己不同的偏好。你认为※※蓝彩色分辨率决定一切,也许他认为ISO1600以上的性能决定一切。

我没有给出任何X3与马赛克哪个更好,这样笼统的结论。在我首帖的四个结论基础上,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得出X3是否满足自己需求,自己用起来到底好不好这样的结论。

重要的是,我给出的四个结论,你想反对哪个?你的观点,你有没有明确来源、可验证的量化测试结果支持?

如果你只是想发表个人感受,那么你来错帖子了,论坛大得很,你可以尽情去别的帖子里发泄


幸亏楼主没发在sigma坛,要不早被小丑和商家污蔑成苍蝇,犬类了,英明啊!~

清者自清,商家和※※除了污蔑骂人秀下限什么都不会,spot兄不必理会,他们再跳也就是人家千分之一销量,群众眼睛是雪亮的

无忌是x3在大陆唯一的宣传阵地了。总得让那些商家赚钱啊,谁叫sigma这种日本三流小厂做不起广告呢呵呵 本帖最后由 civma 于 2013-7-11 18:03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3.642
主题: 45
帖子: 15111
注册: 2009年9月
leiwinggi 发表于 2013-7-11 16:36
我不是楼主,但我认为这几张图镜头不一样,而且不是raw第三方解出的图,只代表相机直出JPG的水平。个人认为马赛克相机直出偏肉(估计是为了减少相机处理时间和文件大小,典型例子:佳能的官方样片),不能代表传感器的实际水平。
你的话当然言之成理。但我是在看了各种msk相机的片子和x3相机的片子后觉得x3低感分辨率更好,才买的dp1m。我看的大部分片子肯定不是以红蓝两色为主,更多的倒是以绿色为主。实际拍摄的感受与楼主的分析不一致,假设楼主的分析和我的感受都是对的,那我就想想看看技术流对这种不一致的解释。所以才回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796
主题: 24
帖子: 1777
注册: 2010年4月
mengxuan 发表于 2013-7-11 17:13
是的,用实景拍摄进行对比的确有诸多问题,所以这也是用标版和数据分析对比的意义所在。至于实景对比我记得无忌以前有个叫Kern神马的哥们做过,他改造了SD1(好像)为EF卡口,用相同的镜头和自己的5D2对比,这哥们同时也精于解码,最大程度避免了常见的解码问题,结果结论跟LZ差不多,这兄弟也是个高手,对SD1的图像处理做了非常细致的研究,他认为SD1很大程度上做了复杂的机内处理,所谓优势并非X3芯片带来的,也因此跟一重庆的X3粉结下梁子,重庆的X3粉各种辱骂,这位哥们儿始终气定神闲非常大气,至今佩服而记忆深刻。


刚入x3的都会经历那种疯癫的阶段,尤其是新手,看见照片傻锐就膜拜当※※,根本不能听任何相反的声音。

等多用一些自己体会后就慢慢沉下来了,包括sigma论坛的一些老手,基本不会歇斯底里的发言。心理明白了

当然,一些马帮论坛的明显是香港那边的商家,另当别论。毕竟动了人家的奶酪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796
主题: 24
帖子: 1777
注册: 2010年4月
identify 发表于 2013-7-11 16:58
他的意思是,图片都是扯淡,拍照选相机我们只需要看参数就行了。
好吧,买车只看马力就知道谁赛道性能好,看功率就知道什么功放好,看体重就知道谁力气大了,看脑袋大小就知道谁智商高,看jb长短就知道谁xx能力强。
无敌头号意淫党啊,整天抱着一堆抄来的数据,数据正确不正确自己都没法证明,只知道抄对自己有利的,躲被窝里意淫。


最好还是找标版的拍摄测试,找点国外权威的网站看吧,拍摄条件不一样或者稍微有差异就完全不一样的结果了

按这种对比法,我的nex5n有时候还比a900牛掰呢呵呵

至于sigma的机身、续航、高感、偏色,很多还是20年前的水平。不说了,要不又口水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1.626
主题: 39
帖子: 5895
注册: 2005年9月
leiwinggi 发表于 2013-7-11 16:36
我不是楼主,但我认为这几张图镜头不一样,而且不是raw第三方解出的图,只代表相机直出JPG的水平。个人认为马赛克相机直出偏肉(估计是为了减少相机处理时间和文件大小,典型例子:佳能的官方样片),不能代表传感器的实际水平。

OMG,这个兄弟,你可知道,LZ首贴的图片,全部都是JPG直出的图。你觉得能代表传感器的实际水平么。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73
主题: 4
帖子: 110
注册: 2002年10月
leiwinggi 发表于 2013-7-11 16:36
我不是楼主,但我认为这几张图镜头不一样,而且不是raw第三方解出的图,只代表相机直出JPG的水平。个人认为马赛克相机直出偏肉(估计是为了减少相机处理时间和文件大小,典型例子:佳能的官方样片),不能代表传感器的实际水平。

是的,用实景拍摄进行对比的确有诸多问题,所以这也是用标版和数据分析对比的意义所在。至于实景对比我记得无忌以前有个叫Kern神马的哥们做过,他改造了SD1(好像)为EF卡口,用相同的镜头和自己的5D2对比,这哥们同时也精于解码,最大程度避免了常见的解码问题,结果结论跟LZ差不多,这兄弟也是个高手,对SD1的图像处理做了非常细致的研究,他认为SD1很大程度上做了复杂的机内处理,所谓优势并非X3芯片带来的,也因此跟一重庆的X3粉结下梁子,重庆的X3粉各种辱骂,这位哥们儿始终气定神闲非常大气,至今佩服而记忆深刻。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0.661
主题: 73
帖子: 1436
注册: 2008年11月
该人员 发表于 2013-7-11 15:43
对于下面这张被你删过的图,可以确定场景一样、光圈一样、右侧四张的快门数和感光度一样、拍摄位置一样、拍摄时间一样(五张片子中树上都有一个白色物体,如果是鸟的话,可以证明几乎就是同时拍摄的)......

我不是楼主,但我认为这几张图镜头不一样,而且不是raw第三方解出的图,只代表相机直出JPG的水平。个人认为马赛克相机直出偏肉(估计是为了减少相机处理时间和文件大小,典型例子:佳能的官方样片),不能代表传感器的实际水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该人员 发表于 2013-7-11 14:42
其实只要保证场景、时间、光照、拍摄位置、光圈快门都一样就行了,其他的交给眼睛和大脑去判断。如果非要说眼睛看不出哪个图效果好,实际场景太复杂也没法量化分析,而且还把图删除了。我不知道这是在保护观众避免被误导,还是在保护其他什么。
非常希望楼主能解答下面的问题。楼主在首页中说这个贴子引用量化测评结果说明传统传感器和x3的主要区别。我认为二者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有网格化的彩色滤镜,另一个没有。楼主也说:“由于X3无需插值处理相邻位置的色彩变化,因此可以获得更为连续自然的色彩过渡,这个也是X3彩色分辨率优势的一种体现。”但是楼主的四个结论并没有涉及这个区别。是因为楼主认为这个区别不是主要区别么?


我前面关于删帖的解释已经很清楚了,没有依据的,重复的,无法进行可验证的量化分析的,都跟我这帖子的内容无关,当然就要删掉。

至于说什么“艺术大师”,那不过是一种调侃,其实意思很明确,有人认为这照片非常好,就有人认为这照片烂到家,有人觉得自己拍出了X3的优点,就有人觉得他是在黑适马,无忌里这样的帖子还少吗?

我这个帖子,核心的方※※就是,以可验证的量化测试结果为基础进行分析。

任何没有客观标准,不可验证,无法进行量化分析的内容,统统都跟这个帖子无关。

至于你说的色彩过渡问题,我已经说过了,那是X3彩色分辨率优势的一种体现。至于这个是不是主要,在一张具体照片里,哪个因素才是主要,进而引申到一个相机的整个使用周期,哪个因素更重要,这超出了本贴讨论的范围,我不打算给出任何这类综合性评价,我认为这完全取决于不同人的需求和偏好。

这个帖子空间分辨率的对比内容比较多一些,很显然这是因为我关于SD1空间分辨率与1500万无低通马赛克相当的结论,引起的争议更多一些。争议多,自然我就要引用更多的实际测试结果,自然占用的篇幅就更多。如果有人认为X3的彩色分辨率并无优势,或者X3的信噪比其实比同等像素大小的马赛克还好,那自然就会有不同的情况。

这本来就是论坛上的一个帖子,出现这样的情况不是很正常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马甲又如何 发表于 2013-7-11 10:27
楼主解读数据偏向性太大,以致得出与实拍差异的结论。
标版测空间分辨率,是测试理想条件下的极限分辨率。实拍,则是复杂条件下的实际分辨率。

X3的实拍分辨率,始终接近极限分辨率。
而msk的实拍分辨率降低得厉害,复杂场景下更是细节错乱。

楼主引用数据说那么一大堆废话,无非就是掩盖实拍分辨率的大差异,强调理想条件下极限分空间辨率的相同。

好比两辆汽车,在平直赛道的最高速度差不多。但X3车全天候全地形都可以保持这个速度,msk车一上普路与野外就龟爬。

楼主引用平直赛道数据,一味吹嘘msk车速度性能与X3车一样。不是糊弄新手咩?

楼主强调网站测试的“平直赛道”试车数据,删网友的“普路与野外”行车记录,偏向性不言而喻。
偏偏还挂个“优秀”脑白金,就更好误导新手了。


我从来没有说过,黑白标板的测试结果,就代表一切。

我这个帖子放在这里的,有四个不同的结论,我再重复一遍:

1、SD1的空间分辨率大致就相当于一个1500万像素无低通马赛克传感器。
2、对于只有红蓝两色的物体,SD1的彩色分辨率有明显优势。
3、SD1的色调准确性明显落后于650D(并且落后于现有马赛克传感器的平均水平)。
4、SD1的高感性能极为落后。


每个结论,都有不同测试网站的实际量化测试结果支持。

至于在具体某次拍摄,某张照片里,哪个因素更重要,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需求,都有自己不同的偏好。你认为※※蓝彩色分辨率决定一切,也许他认为ISO1600以上的性能决定一切。

我没有给出任何X3与马赛克哪个更好,这样笼统的结论。在我首帖的四个结论基础上,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得出X3是否满足自己需求,自己用起来到底好不好这样的结论。

重要的是,我给出的四个结论,你想反对哪个?你的观点,你有没有明确来源、可验证的量化测试结果支持?

如果你只是想发表个人感受,那么你来错帖子了,论坛大得很,你可以尽情去别的帖子里发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该人员 发表于 2013-7-11 06:24
楼主在首页中说这个贴子引用量化测评结果说明传统传感器和x3的主要区别。我认为二者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有网格化的彩色滤镜,另一个没有。楼主也说:“由于X3无需插值处理相邻位置的色彩变化,因此可以获得更为连续自然的色彩过渡,这个也是X3彩色分辨率优势的一种体现。”但是楼主的四个结论并没有涉及这个区别。是因为楼主认为这个区别不是主要区别么?


我前面说的足够清楚了,你说的这个方面,属于X3※※蓝彩色分辨率优势的一种体现。

我列出来的结论,有四个部分,彩色分辨率是其中一个。由于各自不同的需求和偏好,不同场景下不同人肯定有不同的重点,我不会涉及如何进行综合评价的问题,这个帖子就是把这几个不同的方面的实际评测结果摆在这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692
主题: 58
帖子: 8097
注册: 2010年4月
马甲又如何 发表于 2013-7-11 10:27
楼主解读数据偏向性太大,以致得出与实拍差异的结论。
标版测空间分辨率,是测试理想条件下的极限分辨率。实拍,则是复杂条件下的实际分辨率。

X3的实拍分辨率,始终接近极限分辨率。
而msk的实拍分辨率降低得厉害,复杂场景下更是细节错乱。

楼主引用数据说那么一大堆废话,无非就是掩盖实拍分辨率的大差异,强调理想条件下极限分空间辨率的相同。

好比两辆汽车,在平直赛道的最高速度差不多。但X3车全天候全地形都可以保持这个速度,msk车一上普路与野外就龟爬。

楼主引用平直赛道数据,一味吹嘘msk车速度性能与X3车一样。不是糊弄新手咩?

楼主强调网站测试的“平直赛道”试车数据,删网友的“普路与野外”行车记录,偏向性不言而喻。
偏偏还挂个“优秀”脑白金,就更好误导新手了。


赞同   这是明白人     !!!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3.642
主题: 45
帖子: 15111
注册: 2009年9月
leiwinggi 发表于 2013-7-11 13:56
问题就是你说的“复杂条件下的实际分辨率”无法量化。你反驳楼主就要证明在“普路与野外”赛道,X3的“速度”是多少,msk的“速度”又是多少,结果必须用数字表述出来。
其实楼主的方式是对的,理科的东西不量化那还讨论个啥?
其实只要保证场景、时间、光照、拍摄位置、光圈快门都一样就行了,其他的交给眼睛和大脑去判断。如果非要说眼睛看不出哪个图效果好,实际场景太复杂也没法量化分析,而且还把图删除了。我不知道这是在保护观众避免被误导,还是在保护其他什么。
非常希望楼主能解答下面的问题。楼主在首页中说这个贴子引用量化测评结果说明传统传感器和x3的主要区别。我认为二者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有网格化的彩色滤镜,另一个没有。楼主也说:“由于X3无需插值处理相邻位置的色彩变化,因此可以获得更为连续自然的色彩过渡,这个也是X3彩色分辨率优势的一种体现。”但是楼主的四个结论并没有涉及这个区别。是因为楼主认为这个区别不是主要区别么? 本帖最后由 该人员 于 2013-7-11 14:43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0.661
主题: 73
帖子: 1436
注册: 2008年11月
马甲又如何 发表于 2013-7-11 10:27
楼主解读数据偏向性太大,以致得出与实拍差异的结论。
标版测空间分辨率,是测试理想条件下的极限分辨率。实拍,则是复杂条件下的实际分辨率。

X3的实拍分辨率,始终接近极限分辨率。
而msk的实拍分辨率降低得厉害,复杂场景下更是细节错乱。

楼主引用数据说那么一大堆废话,无非就是掩盖实拍分辨率的大差异,强调理想条件下极限分空间辨率的相同。

好比两辆汽车,在平直赛道的最高速度差不多。但X3车全天候全地形都可以保持这个速度,msk车一上普路与野外就龟爬。

楼主引用平直赛道数据,一味吹嘘msk车速度性能与X3车一样。不是糊弄新手咩?

楼主强调网站测试的“平直赛道”试车数据,删网友的“普路与野外”行车记录,偏向性不言而喻。
偏偏还挂个“优秀”脑白金,就更好误导新手了。

问题就是你说的“复杂条件下的实际分辨率”无法量化。你反驳楼主就要证明在“普路与野外”赛道,X3的“速度”是多少,msk的“速度”又是多少,结果必须用数字表述出来。
其实楼主的方式是对的,理科的东西不量化那还讨论个啥? 本帖最后由 leiwinggi 于 2013-7-11 14:00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3.642
主题: 45
帖子: 15111
注册: 2009年9月
spot 发表于 2013-7-11 05:46
我这次删掉的帖子就两类:

一类是无法验证、无法量化分析的实拍照片对比

我早就说过,这个帖子的重点就是可验证的量化测试作为事实依据,先有事实,才有理论分析。

而所谓实拍照片,从拍摄场景,拍摄条件,后期处理,到个人偏好,根本无法进行任何认真的分析,最后只能沦为一大堆没有意义的口水,这样的帖子,无忌论坛里还少吗?

想玩口水,随便去参加一个这样的帖子就可以了,何必非要到我这里呢?

如果我不删掉这些帖子,你贴一张,他贴一张,都自认为拍出了世界级艺术大师的水平,很快我这个帖子就会成为大量各种各样说不清道不明的图片杂货摊。恶意猜测一下,也许这就是某些人的用意?所以,这类帖子我肯定要删掉,以前删得不积极,以后看见就删

另一类是没有事实依据,或者是早已解释过的完全重复的内容

比如那个引用马赛克红色摩尔纹对比的,我首贴里不是已经写得很清楚?马赛克的一个很明显的弱项,就是※※蓝分辨率,由此引起的摩尔纹问题,还用我再解释多少遍?

再比如,前面那个引用X鸟一个莫名其妙的所谓分辨率测试数字,在我这个帖子里,稍微搜索一下就知道,已经在我这帖里发过,我也说明过那个 ...
”如果我不删掉这些帖子,你贴一张,他贴一张,都自认为拍出了世界级艺术大师的水平,很快我这个帖子就会成为大量各种各样说不清道不明的图片杂货摊。“没有人贴过艺术照片,也没有人和你探讨过艺术问题。你可以说别人贴的对比照片信息不全,无法认真分析,甚至删贴也没什么关系。但是“自认为拍出了世界级艺术大师的水平”这种话也算是口水了吧。我倒是希望你把自己的口水都删除,把别人的口水都留着立此存照。另外我确实是没有仔细看贴就说楼主没有谈论摩尔纹,其实楼主在首页谈到摩尔纹了。在此表示抱歉。我还贴了同一场景不同相机拍摄的摩尔纹效果对比照。因为楼主已经谈论过,或者因为我贴的是无法认真分析的艺术照,所以被楼主删除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3.642
主题: 45
帖子: 15111
注册: 2009年9月
该人员 发表于 2013-7-10 06:29
你在首页主要结论里说:对于只有红蓝两色的场景,x3有明显优势。这个命题蕴含一个反命题:对于并非只有红蓝两色的场景,x3没有明显优势。这就与x3用户的直观感觉明显不符了。再加上你对于分辨率问题的复杂化表述。直接导致你被很多人质疑。你后来说:”X3的彩色分辨率有优势,这个也是很明确的。“以及“由于X3无需插值处理相邻位置的色彩变化,因此可以获得更为连续自然的色彩过渡,这个也是X3彩色分辨率优势的一种体现。”这些内容可以纠正你首页叙述的偏颇之处,如果编辑到首页中就可以减少一些质疑。但同时也就减少了顶贴的次数。
楼主在首页中说这个贴子引用量化测评结果说明传统传感器和x3的主要区别。我认为二者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有网格化的彩色滤镜,另一个没有。楼主也说:“由于X3无需插值处理相邻位置的色彩变化,因此可以获得更为连续自然的色彩过渡,这个也是X3彩色分辨率优势的一种体现。”但是楼主的四个结论并没有涉及这个区别。是因为楼主认为这个区别不是主要区别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看来有些人就是害怕有明确来源、可验证的量化测试结果,是不是太刺激了

最近,Imaging-Resource和TechRadar两个网站,先后又发布了Ricoh GR的分辨率测试结果。这个相机也是一个1600万无低通马赛克,同样可以作为参考。

Imaging-Resource上Ricoh GR分辨率测试结果的连接(还没有完整评测文章,但是量化测试结果已经有了):http://www_imaging-resource_com/PRODS/ricoh-gr/ricoh-grA5.HTM

分辨率测试结果:JPG大约2200,RAW大约2300。
TechRadar上Ricoh GR分辨率测试结果的连接:http://www_techradar_com/reviews/cameras-and-camcorders/cameras/compact-cameras/ricoh-gr-1144784/review/4#articleContent

分辨率测试结果:JPG大约2400,RAW大约2600。
下面是这两个网站上,1500万的X3两种机型SD1和DP1M,与1600万无低通马赛克的两种机型Coolpix A和GR,分辨率测试结果对比汇总。
从这个对比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两个网站的实际测试结果,完全支持我的以下结论:

SD1的空间分辨率大致就相当于一个1500万像素无低通马赛克传感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该人员 发表于 2013-7-11 04:35
你说的也许是对的,但是你用删贴的方式”反驳“别人,我的理解就是你怕有些不具备“起码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是非分辨能力”的观众在你的贴里被除你之外的人”误导“。


我这次删掉的帖子就两类:

一类是无法验证、无法量化分析的实拍照片对比

我早就说过,这个帖子的重点就是可验证的量化测试作为事实依据,先有事实,才有理论分析。

而所谓实拍照片,从拍摄场景,拍摄条件,后期处理,到个人偏好,根本无法进行任何认真的分析,最后只能沦为一大堆没有意义的口水,这样的帖子,无忌论坛里还少吗?

想玩口水,随便去参加一个这样的帖子就可以了,何必非要到我这里呢?

如果我不删掉这些帖子,你贴一张,他贴一张,都自认为拍出了世界级艺术大师的水平,很快我这个帖子就会成为大量各种各样说不清道不明的图片杂货摊。恶意猜测一下,也许这就是某些人的用意?所以,这类帖子我肯定要删掉,以前删得不积极,以后看见就删

另一类是没有事实依据,或者是早已解释过的完全重复的内容

比如那个引用马赛克红色摩尔纹对比的,我首贴里不是已经写得很清楚?马赛克的一个很明显的弱项,就是※※蓝分辨率,由此引起的摩尔纹问题,还用我再解释多少遍?

再比如,前面那个引用X鸟一个莫名其妙的所谓分辨率测试数字,在我这个帖子里,稍微搜索一下就知道,已经在我这帖里发过,我也说明过那个所谓的测试,别说提供JPG或者RAW文件下载,连最起码的截图对比都没有,甚至连测试条件都没有说明,根本不算什么分辨率测试。

请到本帖的148楼、149楼去看看。

请问,这样的帖子我都不能删掉?我就等着一大堆这样的水货在我帖子里泛滥?最后把我整个帖子都淹掉?再次恶意猜测一下,也许这样才能让某些人称心如意?

我再明确一次,在我的帖子里提出质疑或者自己的观点,都没有问题。但是,如果提出或反对什么结论,请配合有明确来源、可以验证的量化测试结果作为支持。否则的话,请说明纯属个人感受或猜想。

另外,请不要引用什么实拍照片,如果实在想贴自己觉得好的照片,请自己单独去开帖子,这里就是一个论坛,你去开多少帖子都没关系

但我这个帖子,就是以可验证的量化测试结果为基础

本帖最后由 spot 于 2013-7-11 05:57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3.642
主题: 45
帖子: 15111
注册: 2009年9月
不玩胶片很多年 发表于 2013-7-11 02:47
玩x3的第一阶段很多人都会盲从,尤其是没用过什么别家高端机器的。觉得傻锐就是一切,不管色彩高感

慢慢玩多了就明白了。就像小孩子初恋,怎么说也不会理智的,女朋友完美,完全木有缺点

成长是有过程的。

※※※除外。
玩x3的人都是从msk玩过来的,x3不像初恋,倒像是二奶。大奶如果是完美的,谁还会去找二奶呢?二奶的缺点一大堆,但是她唯一的优点恰恰是大奶不具备的。当然,有人高端机器玩得多了,三奶四奶都玩腻了,二奶早就失宠了(也可能从来没宠过,玩玩而已)。还有人通过科学严谨的测试无可辩驳地告诉你,你的二奶各方面其实都比不上大奶,只有穿上红蓝色衣服的时候才比大奶明显好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3.642
主题: 45
帖子: 15111
注册: 2009年9月
不玩胶片很多年 发表于 2013-7-11 02:47
玩x3的第一阶段很多人都会盲从,尤其是没用过什么别家高端机器的。觉得傻锐就是一切,不管色彩高感

慢慢玩多了就明白了。就像小孩子初恋,怎么说也不会理智的,女朋友完美,完全木有缺点

成长是有过程的。

※※※除外。
玩x3的人都是从msk玩过来的,x3不像初恋,倒像是二奶。大奶如果是完美的,谁还会去找二奶呢?二奶的缺点一大堆,但是她唯一的优点恰恰是大奶不具备的。当然,有人高端机器玩得多了,三奶四奶都玩腻了,二奶早就失宠了(也可能从来没宠过,玩玩而已)。还有人通过科学严谨的测试无可辩驳地告诉你,你的二奶各方面其实都比不上大奶,只有穿上红蓝色衣服的时候才比大奶明显好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通过Imaging-Resource的量化评测结果简要说明X3和传统传感器的区别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