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有烧狭义相对论的吗? [主题管理员:artist]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30231 回帖:2102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4.052
主题: 140
帖子: 20000
注册: 2005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海淀镇的郊外 发表于 2022-1-4 13:36
又来猴子学握手的把戏了。

不过这倒是民科本色:头顶金钟罩、身披铁布衫。我发完那个帖子就在想,你这次会拿这两件法宝变个什么样子出来呢,原来这老套路还能用。

是啊,讨论之间,看看你的握手把戏,也算是个休息吧。请继续.......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4.052
主题: 140
帖子: 20000
注册: 2005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海淀镇的郊外 发表于 2022-1-4 13:29
不谨慎,居然让你看见了?小孩子把戏,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现在感到自豪就自豪吧,等你长到 17 岁,就不会这么想了。

是啊是啊,一位有成就的连NT这么复杂的东西都能鼓捣的数学家和15岁的孩子斗嘴,斗输了,那才叫光荣。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312
主题: 20
帖子: 1390
注册: 2011年4月
tianman 发表于 2022-1-4 11:45
换一个角度来看
这两个坐标系的“刻度”是一样的。如果两个坐标系之间没有相对速度的话,这两个坐标系是重合的。
这个意思是说,两个坐标系本身都没有尺缩钟慢的效应


参照系刻度本身不存在尺缩钟慢效应。尺缩钟慢必定是关于事件的,脱离事件就无所谓尺缩钟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312
主题: 20
帖子: 1390
注册: 2011年4月
tianman 发表于 2022-1-4 11:45
也就是说,仅在地球参照系下,[距离=速度*时间]的公式在0.8C速度下也都成立。


岂止0.8c,[距离=速度*时间]的公式在1c速度下也都成立。1光年距离=1c x 1年。直接了当,没啥换算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312
主题: 20
帖子: 1390
注册: 2011年4月
tianman 发表于 2022-1-4 11:45
也就是说,仅在地球参照系下,[距离=速度*时间]的公式在0.8C速度下也都成立。
这就有问题了。。。
仅在地球参照系下,我们能够观察到飞机的钟慢。
仅在地球参照系下,我们能够观察到μ子的寿命变长。
也就是说,仅在地球参照系下,我们对高速运动的物体也需要洛伦兹变换,才能知道物体在地球参照系下运行的时间或长度。


“飞机钟慢”,慢,就是比较两个参照系时间了,地球钟和飞机钟比较,看谁慢,怎么可能“仅在地球参照系下”?
“μ子的寿命变长”,长,也是比较两个参照系时间了,地球时间和μ子时间比较,看谁长,怎么可能“仅在地球参照系下”?

仅在地球参照系下,只有一套时空坐标,就是最简单的距离=速度x时间,算不出两套时间或者空间做比较的。但凡做比较的语言描述,必定是牵涉到两个参照系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312
主题: 20
帖子: 1390
注册: 2011年4月
tianman 发表于 2022-1-4 11:45
你说“仅在地球参照系下,所有计算都很直接了当,飞船在哪里就是在哪里,不需要洛伦兹变换。”
也就是说,仅在地球参照系下,[距离=速度*时间]的公式在0.8C速度下也都成立。
这就有问题了。。。
仅在地球参照系下,我们能够观察到飞机的钟慢。
仅在地球参照系下,我们能够观察到μ子的寿命变长。
也就是说,仅在地球参照系下,我们对高速运动的物体也需要洛伦兹变换,才能知道物体在地球参照系下运行的时间或长度。

事实上,狭义相对论的一个主要的意义,就是解决高速运动物体在经典物理中的不适用问题。
如果仅在地球参照系下,[距离=速度*时间]的公式能够成立的话,我们观察地球参照系下物体的运动,岂不就无需洛伦兹变换了?

事实上,我们通常是说,
“飞船以0.8C运行8光年,运行时间将缩短多少?”
或者说,“飞船以0.8C运行10年,运行路程将缩短多少?”
要是你都已经确定了地球参照系下距离、速度、时间的话,那就没得玩了。。。


“飞船以0.8C运行8光年,运行时间将缩短多少?” 你都说了是“缩短”,显然是在比较两个运动时间。那是哪两个运动时间?

一个是地球时间,一个是飞船时间,对不对?

你算算地球时间是多少?8/0.8=10年,对不对?你觉得会有其他算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462
主题: 0
帖子: 444
注册: 2021年8月
artist 发表于 2022-1-4 11:53
难道你不知道我知道你一直在扯淡?难到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只会扯淡?你看不出我在这里一直在和你扯淡?和你谈学问?你不知道我和另外几位谈的事情和跟你谈的不一样?

谁不打自招?谁在混淆扯淡和学问?
又来猴子学握手的把戏了。

不过这倒是民科本色:头顶金钟罩、身披铁布衫。我发完那个帖子就在想,你这次会拿这两件法宝变个什么样子出来呢,原来这老套路还能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462
主题: 0
帖子: 444
注册: 2021年8月
artist 发表于 2022-1-4 11:56
哈哈,谢谢。下次说话要谨慎,拿出你数学家的精神来,才有点意思。

我用15岁的大脑能占你数学家的便宜,感到很荣幸。
不谨慎,居然让你看见了?小孩子把戏,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现在感到自豪就自豪吧,等你长到 17 岁,就不会这么想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462
主题: 0
帖子: 444
注册: 2021年8月
stevenkoh 发表于 2022-1-4 11:04
徐迟也是工具人,当年落后很多,要为“实现四化”的数理化铺路。实现四化里,是没有“文化现代化”的。

中国的文化传统是鄙视数理化的这种科学奇技淫巧的,要不我们博大的文字里怎么logic需要和日语一样"音译”呢?韬、道、略、理、谋、计、技、术....那么多汉字怎么没有组合能表……
跟民科讲逻辑?只能说你太善良、也太幼稚了。呵呵。

你看看中科院 “弱势群体” 们是怎样对待民科的。这都是从 “血” 的教训中学会的:单科学院一个王元,因为给陈景润审稿,名气太大了,四十多年来都从来神出鬼没、行踪诡秘,怕的就是一旦被一位民科发现接下来多少年都摆脱不掉了。

在你看这可能是这人可怜对吧:只要你给我判个对错,说的好像可以有判错的选择似的。可怜的中科院 “数学专家” !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162
主题: 45
帖子: 4364
注册: 2013年1月
artist 发表于 2022-1-4 12:03
没有①

在我看来没有,但我的看法不见得对

虽然在我看来没有,但那几位认真讨论的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直接的,间接的。这是我来讨论的主要目的。所以,我非常感谢几位在这里认真讨论的网友。当然,那位只会扯淡的也有功劳,间歇地有个带着尖帽子的出来耍耍能活跃气氛。

另外 @tianman 提出过时间膨胀的相对性。这个说法看起来不起眼,但这个概念给了我另一个思路,很重要。


您的看法,我没有资格说您错。因为我们还不知道您的看法,我只知道您的“答案”(1473贴)。您接受和认可这个答案吗?

您接收的话,那么和以下这本书就一样了。只是文字的写法是“悖论”,按照下面这本书的物理意义的说法是合理的。下面这本书能回答您在乎的“其中的物理意义是什么?”。您要的答案,全在下面这本书里。
所以,我们只知道您知道答案,但不知道您的看法或者“您满意的答案”。不知您的看法是什么呢?因为从①(1680贴)的意思,我们知道:您已经了解答案了,但没有满意的答案。
以下内容由 stevenkoh 于 2022-1-4 12:49 补充
您没有满意且“自己可接受”的答案,而您希望通过您高达142智商的数学能力来帮助您理解这个答案, 使之达到“自己可接受认可”的地步。而@tianman  @iamanewbee5  @logical  @醉空行 几位能给你指点这条数学之路对吗?

而我,因为这里没有LaTeX,就不加入这个群体,显得有些狭隘
以下内容由 stevenkoh 于 2022-1-4 13:10 补充
如果科普书籍还无法解释您,那么还有孩子看的动画片。可以用动画片来向您解释,您的142智商就可以认可这个科学了。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73047729?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4.052
主题: 140
帖子: 20000
注册: 2005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tianman  @iamanewbee5  @logical  @醉空行

刚才想到了一个问题:是关于"在某一惯性系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事件在另一惯性系看来不同时"的。 就是这个公式所表达的:
在我记忆中,这个往往用类似站台上的灯、镜子,火车上的燈、镜子这类模型,火车上会先看到前进方向反光,后看到相反方向的反光,这类思想实验来说明,再加上数学推导,得出计算公式。

那么,其实通过计算得到的,并不是在火车看来,站台参考系时钟的快慢,只是站台上两地点同时发生的事件,在火车看来不同是。这种不同时是相对的,前进方向的早,相反方向的晚,并不"改变"站台系时钟的快慢

如果用这个计算站台系的时钟快慢,必然得出站台系各个点的时间是不同的,这显然和"时间与洛伦兹因子之积"的时间膨胀公式不符。

所以,我认为这个公式不适合计算另一个参考系的时间膨胀或说钟慢效应。

只是一时想到的,不置可否,想听听诸位的看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4.052
主题: 140
帖子: 20000
注册: 2005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stevenkoh 发表于 2022-1-4 00:04
现在有人解了吗?
有满意的答案吗?
第几楼的答案比较满意?

没有。

在我看来没有,但我的看法不见得对。

虽然在我看来没有,但那几位认真讨论的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直接的,间接的。这是我来讨论的主要目的。所以,我非常感谢几位在这里认真讨论的网友。当然,那位只会扯淡的也有功劳,间歇地有个带着尖帽子的出来耍耍能活跃气氛。

另外 @tianman 提出过时间膨胀的相对性。这个说法看起来不起眼,但这个概念给了我另一个思路,很重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4.052
主题: 140
帖子: 20000
注册: 2005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海淀镇的郊外 发表于 2022-1-3 22:59
当然,说你一无是处也不对,这种嘴巴便宜你是一次也不会落下的。

这就是我为什么说你大脑发育停止在了 15 岁的主要原因。

哈哈,谢谢。下次说话要谨慎,拿出你数学家的精神来,才有点意思。

我用15岁的大脑能占你数学家的便宜,感到很荣幸。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4.052
主题: 140
帖子: 20000
注册: 2005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海淀镇的郊外 发表于 2022-1-3 22:50
不打自招对吧?

三海经、哪托(不是哪吒)三太子、寡妇追日怎么了?那叫扯淡懂不懂!论坛还不让扯蛋了,听完一段相声记住了大致内容有罪啊?把做人和做学问扯在一起是可以的,你倒好,把扯淡和做学问、做人很自然地扯在一起了对吧?

所以说你一辈子做人、做 “学问” 都是扯蛋对吧:扯物理学是扯蛋、楼顶口口声声的“科学精神”是扯蛋对吧、化工技术工作是扯蛋对吧,十四岁学会微积分、“专业画家”云云更是扯蛋对吧……还有大学球队主力什么的也要相提并论,生怕自己一辈子做人扯淡没有足够的证据对吧!

每次看到你的帖子,眼前就晃出那个 “懂 NT” 混吃喝的草包,说话口气和你一模一样。

难道你不知道我知道你一直在扯淡?难到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只会扯淡?你看不出我在这里一直在和你扯淡?和你谈学问?你不知道我和另外几位谈的事情和跟你谈的不一样?

谁不打自招?谁在混淆扯淡和学问?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1.915
主题: 1
帖子: 9134
注册: 2008年12月
iamanewbee5 发表于 2022-1-4 01:15
“假如这两个距离含义相同的话,是不是说8光年=4.8光年?”

yes and no.

洛伦兹变换,是两个“时空”参照系的坐标转换,即“事件”的转换。单纯说“8光年=4.8光年”容易引起误解。

比如你这个描述,“地球看飞船是8光年距离,飞船看地球是4.8光年距离”,说得过于简略,好像只是描述两个距离之间的转换,描述两个距离“等同”。

正确的语言,应该是描述两个事件的转换,描述两个事件的“等同”。洛伦兹变换是“同一事件在不同参照系下的坐标变换”,不是单纯时间或者长度的变换。

数学语言就是,在时空图里,地球参照系下的(8地球光年,10地球年),可以通过洛伦兹变换,映射到飞船参照系下的(0飞船光年,6飞船年)。(8,10)和(0,6)是一个事件的两个坐标。

这个事件(8地球光年,10地球年),用通俗语言说就是”地球人认为飞船飞行了8光年,花了10地球年。”
这个事件(0飞船光年,6飞船年),,用通俗语言说就是”宇航员认为自己一点没动,坐等了6飞船年。”

你看,洛伦兹转换里,没有“4.8光年”这个数字。8地球光年对应的是0飞船光年。

那么4.8光年这个数字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个事件(0飞船光年,6飞船年),飞船认为它和另一个事件(-4.8飞船光 ...

先说题外话。。。

“地球人认为飞船飞了8光年,宇航员人认为地球倒退了4.8光年”这话可不是通常的科普作者才会这么说的。
事实上,包括您我都是这么说的
比如:“飞船运行的路程,在地球参照系下是8光年,在飞船参照系下是4.8光年”
所以,这个表述赖不到科普作者的头上
-----------------------------------------------------------------------
对您的观点,我也做一点自己的解释:

你说“地球参照系下的(8地球光年,10地球年)映射到飞船参照系下的(0飞船光年,6飞船年)。(8,10)和(0,6)是一个事件的两个坐标”,这句话我也赞同。坐标系不同,坐标自然不同,理所当然。
但是,我们考虑的是路程(距离),这个并不能用某一个坐标轴(X轴)的两个数值差当成距离差。

如果要比较这两个坐标系上距离的差别,在时间t或者长度x这两个参数中必须固定一个参数,才能够比较。否则没有意义。
也就是前面说的,要么“同时间比长度”,要么“同长度比时间”。否则就无从比较。

所以,您用两个坐标系里的坐标值的不同来证明两个距离的不同是不适合的。

换一个角度来看
这两个坐标系的“刻度”是一样的。如果两个坐标系之间没有相对速度的话,这两个坐标系是重合的。
这个意思是说,两个坐标系本身都没有尺缩钟慢的效应
之所以发生了“尺缩钟慢”,是因为通过"洛伦兹因子"这个"透镜"来观察对方.
无论哪一个坐标系上,都可以通过“洛伦兹因子”这个“透镜”来观察对方得到的结果。而且,彼此的观察结果都是相同的。
(这个“透镜”的说法是我的比喻,请勿当真。。。不过,洛伦兹变换中的这个因子还真的就是起到"透镜"的作用)

我们知道,“相对性原理(两个惯性系平权)”是爱因斯坦推导“洛伦兹因子”的基点之一(另一个基点是光速不变)。
那么,如果真的在两个惯性系之间发生了相互观测到不一致的现象,那就证明物理定律在两个惯性系中不再相同。这就推翻了爱因斯坦相对性原理的前提了。所以,这个现象不可能发生。

最后再说说这个“地球参照系下的(8地球光年,10地球年)”
显然,这里面还隐含了一个条件:“速度为0.8C”
你说“仅在地球参照系下,所有计算都很直接了当,飞船在哪里就是在哪里,不需要洛伦兹变换。”
也就是说,仅在地球参照系下,[距离=速度*时间]的公式在0.8C速度下也都成立。
这就有问题了。。。
仅在地球参照系下,我们能够观察到飞机的钟慢。
仅在地球参照系下,我们能够观察到μ子的寿命变长。
也就是说,仅在地球参照系下,我们对高速运动的物体也需要洛伦兹变换,才能知道物体在地球参照系下运行的时间或长度。

事实上,狭义相对论的一个主要的意义,就是解决高速运动物体在经典物理中的不适用问题。
如果仅在地球参照系下,[距离=速度*时间]的公式能够成立的话,我们观察地球参照系下物体的运动,岂不就无需洛伦兹变换了?

事实上,我们通常是说,
“飞船以0.8C运行8光年,运行时间将缩短多少?”
或者说,“飞船以0.8C运行10年,运行路程将缩短多少?”
要是你都已经确定了地球参照系下距离、速度、时间的话,那就没得玩了。。。

以上是我的理解,未必就对。错误之处请大家指正。
本帖最后由 tianman 于 2022-1-4 11:59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162
主题: 45
帖子: 4364
注册: 2013年1月
海淀镇的郊外 发表于 2021-12-15 13:28
真**热闹:一大群高中都没有读完,靠科普资料理解相对论的主,“本着科学的精神”,脸红脖子粗地质疑和探讨现代物理学,算不算老年论坛的一大特征?

都是当年徐迟惹的祸?


徐迟也是工具人,当年落后很多,要为“实现四化”的数理化铺路。实现四化里,是没有“文化现代化”的。

中国的文化传统是鄙视数理化的这种科学奇技淫巧的,要不我们博大的文字里怎么logic需要和日语一样"音译”呢?韬、道、略、理、谋、计、技、术....那么多汉字怎么没有组合能表达Logic的劲儿呢?因为logic这是被士大夫成为奇技淫巧的词儿配不上那些“褒字”,可不用又无法导入西学。康熙学了那么多微积分,为啥不加入科举?

我们士农工商是鄙视“工”的,农业社会用四则运算就可以了。logic只能削弱吏治士大夫阶层的话语权,而士大夫是实际文化的记载者,扼杀逻辑。只有建国后才有学好数理化,因为数理化是熵减的。碧格掌握在文化手里。

民科的问题在于,要用文化多元的思维,去碰瓷科学精神,来获取碧格。对待民科,首要做的是讲逻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162
主题: 45
帖子: 4364
注册: 2013年1月
海淀镇的郊外 发表于 2022-1-4 09:19
典型民科的文章,通常全球没有第二人能懂~~

民科们只是精神上抱团取暖,“学术” 上则是井水不犯河水,彼此互不往来、互不干涉。

另外 “全球没有10人能懂” 是指完全了解这个领域,通常是指能给出一篇文章最终肯定意见,但否定一篇文章就太容易了,一篇文章无论有多长,只要有一处解决不了、又绕不过的问题,最终结论就会被彻底否定,相信能做到的人大概率要多出一个数量级以上。

声称差错是 “非本质的、细节性的” 没有意义,除非作者或者审稿人能给出具体的修正,改掉或绕开这些出错,还原出完整、严谨的逻辑链条。


我也一直不喜欢丘,同样我也不喜欢陈。不过楼主在谈及这个理论物理理解,喜欢扯数学的事。重点是,把个人的不理解概念寄托于用数学帮助理解。其实数学是我主场,不过我没必要用公式计算,这里的人其实喜欢吹嘘公式的名称而已。那些对说我数学差智商低的说法,由于我从小学数学,所以我天然免疫。

这篇报道的重点是:一个从无限前沿方向只有不到十人能看懂很正常,也就是专业的领域的突破,一开始必须要在专业领域求认同。而不是这种普通大众民意论坛。这就是我说的,实际上任何民间人士个人,已经没有质疑、再认识相对论的资格了。楼主的问题无法接受自己自己“不认识”,而是寻求“再认识”。这种人挺多,尤其到了老年的面临生死大限。其实这是Zong教和心理的范畴, 这里把“科学”当成了多元的认同。这才是问题的本质——根本不是物理和数学。

只有“多元”认同,每一个人才能和爱因斯坦比,和牛顿比,因为和他们比,自己就是普通人群的“智商高贵人”。

楼主的问题在于,对科学和科学精神的redefinition,这动了你我的奶酪。民科就要用民科的思维来否定他们,而不是陷入数学和物理。你引用的任何知识,只能在这本书的信息包线内。因为民科的智力在于,无法读懂这本科普读物。大家的争论,就是针对科普读物,民科到底“认可”不认可。是“认可”的问题,不是理解的问题
科学不需要你的认可,你个人可以不认可科学。你可以讨论政治、文化、信仰、艺术,都可以。但你来讨论科学,就需要你的认可。楼主的问题在于,尽管自己是个化工狗,但在讨论理论物理范畴内,耍赖。专业团体不存在“认可”的问题,但在民间论坛,在讨论科学问题的前提,是确保他们认可。也就是讨论的门槛和资格问问题。

我那篇张益唐的民科文章,重要是讨论的门槛和资格。先摆在这里,所谓“勿谓言之不预”。慢慢用逻辑来挤民科这个“科学认可”问题,而被民科绕入科学问题本身。他们配讨论后者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462
主题: 0
帖子: 444
注册: 2021年8月
stevenkoh 发表于 2022-1-3 14:29
您智商142我知道分量,不过我测过500人次以上的智商。我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所以还是挺容易的

先给您分享一篇文章,读懂了就能知道了。重点我用粗体字点出了。

链接:张益唐论文全球没有10人能懂 引起轰动

2013年6月8日,张益唐对记者谈到 了他的数学研究历程、未来研究计划、与妻子的轶事、中国父母情况、个人爱好以及回国打算等。

名星:你的关于孪生素数成果出来之后,有没有人出来质问你?指你证明不对的呢?

张:没有。波兰裔的审稿人伊万列斯(Henryk Iwaniec)给我一个非常好的……
典型民科的文章,通常全球没有第二人能懂~~

民科们只是精神上抱团取暖,“学术” 上则是井水不犯河水,彼此互不往来、互不干涉。

以下内容由 海淀镇的郊外 于 2022-1-4 09:45 补充
另外 “全球没有10人能懂” 是指完全了解这个领域,通常是指能给出一篇文章最终肯定意见,但否定一篇文章就太容易了,一篇文章无论有多长,只要有一处解决不了、又绕不过的问题,最终结论就会被彻底否定,相信能做到的人大概率要多出一个数量级以上。

声称差错是 “非本质的、细节性的” 没有意义,除非作者或者审稿人能给出具体的修正,改掉或绕开这些出错,还原出完整、严谨的逻辑链条。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462
主题: 0
帖子: 444
注册: 2021年8月
stevenkoh 发表于 2022-1-3 14:29
您智商142我知道分量,不过我测过500人次以上的智商。我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所以还是挺容易的

先给您分享一篇文章,读懂了就能知道了。重点我用粗体字点出了。

链接:张益唐论文全球没有10人能懂 引起轰动

2013年6月8日,张益唐对记者谈到 了他的数学研究历程、未来研究计划、与妻子的轶事、中国父母情况、个人爱好以及回国打算等。

名星:你的关于孪生素数成果出来之后,有没有人出来质问你?指你证明不对的呢?

张:没有。波兰裔的审稿人伊万列斯(Henryk Iwaniec)给我一个非常好的……

这个例子不典型,是不是民科单凭这一篇报道文字还真不好说。从记者的表述上有一些可疑之处,但不排除是记者叙述走样的结果。

数学上,一个前沿方向只有不到十人能看懂很正常,但文章写给他们看、直接寄给他们审稿的做法肯定不正常。

文章有一些已知的 “非本质的、细节性的差错” 就寄出去让人 “审稿”,这肯定是不对的。大师级人物 “只看你的思路”、“他可以不管这些差错” 是可能的,但那样的话他就没有完成审稿,他只能凭 “感觉” 觉得结果 “可能” 不错,建议其他同行严格审核。在其他同行严格审核意见出台之前就宣布认可一个成果肯定是不对的大张旗鼓地搞出这种宣传就更不对了。等等等等。

丘成桐是一个爱搞事著称、学术界名声很坏的数学家,他做一些 “不常规” 的事情到不奇怪。但他毕竟是有成就的著名数学家,如果真是得到丘成桐的认可,说明事情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靠谱。但不排除 “民科” 拉大旗作虎皮的可能。

总之从这篇报道的情况看,有许多自相矛盾的地方。有兴趣静观其变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312
主题: 20
帖子: 1390
注册: 2011年4月
tianman 发表于 2022-1-3 20:12
两个惯性系之间,“动”和“静”是彼此相对而言的。
那么,A看B是8光年距离,B看A是4.8年的距离。
假如这两个距离含义相同的话,是不是说8光年=4.8光年?
还是说,既可以是8光年也可以是4.8光年,是哪个数值取决于你认为对方运动还是自己运动?


“假如这两个距离含义相同的话,是不是说8光年=4.8光年?”

yes and no.

洛伦兹变换,是两个“时空”参照系的坐标转换,即“事件”的转换。单纯说“8光年=4.8光年”容易引起误解。

比如你这个描述,“地球看飞船是8光年距离,飞船看地球是4.8光年距离”,说得过于简略,好像只是描述两个距离之间的转换,描述两个距离“等同”。

正确的语言,应该是描述两个事件的转换,描述两个事件的“等同”。洛伦兹变换是“同一事件在不同参照系下的坐标变换”,不是单纯时间或者长度的变换。

数学语言就是,在时空图里,地球参照系下的(8地球光年,10地球年),可以通过洛伦兹变换,映射到飞船参照系下的(0飞船光年,6飞船年)。(8,10)和(0,6)是一个事件的两个坐标。

这个事件(8地球光年,10地球年),用通俗语言说就是”地球人认为飞船飞行了8光年,花了10地球年。”
这个事件(0飞船光年,6飞船年),,用通俗语言说就是”宇航员认为自己一点没动,坐等了6飞船年。”

你看,洛伦兹转换里,没有“4.8光年”这个数字。8地球光年对应的是0飞船光年。

那么4.8光年这个数字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个事件(0飞船光年,6飞船年),飞船认为它和另一个事件(-4.8飞船光年,6飞船年)同时发生,用通俗语言说就是“宇航员人认为地球倒退了4.8光年,花了6飞船年”。

通常的科普作者,会把这两句话连在一起说:“地球人认为飞船飞了8光年,宇航员人认为地球倒退了4.8光年”。误解就出在这么连着说了。

为什么?因为(8地球光年、10地球年)这个事件,和(-4.8飞船光年、6飞船年)这个事件,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事件。(-4.8飞船光年、6飞船年),通过洛伦兹变换,在地球参照系下的等同事件是(0地球光年,3.6地球年)。

也就是说:

“地球后退4.8飞船光年”和“飞船到达8地球光年远处恒星”,在飞船看来是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在地球看来是在3.6地球年、10地球年先后发生的两个事件。

所以,“假如这两个距离含义相同的话,是不是说8光年=4.8光年?”这个问题,正确的答案是,4.8飞船光年和8地球光年涉及两个不同事件,飞船认为这两个事件同时发生,地球人不同意。所以不能简单画上等号说“8光年=4.8光年”。

本帖最后由 iamanewbee5 于 2022-1-4 01:32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162
主题: 45
帖子: 4364
注册: 2013年1月
artist 发表于 2021-12-31 03:09
这个一直没人解,再贴一遍。


现在有人解了吗?
有满意的答案吗?
第几楼的答案比较满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462
主题: 0
帖子: 444
注册: 2021年8月
artist 发表于 2022-1-3 21:43
您也太谦虚了吧?不懂人事怎么把您请去了

……
当然,说你一无是处也不对,这种嘴巴便宜你是一次也不会落下的。
以下内容由 海淀镇的郊外 于 2022-1-3 23:01 补充
这就是我为什么说你大脑发育停止在了 15 岁的主要原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462
主题: 0
帖子: 444
注册: 2021年8月
artist 发表于 2022-1-3 21:43
……

后面的您说对了,现在是您这种专材吃香。所以您应该坚持背数学书,相声、三海经、哪吒、三太子、人之初、民科啥的就别研究了。弄不好您这专材会变成我这种"全方位草包"。
不打自招对吧?

三海经、哪托(不是哪吒)三太子、寡妇追日怎么了?那叫扯淡懂不懂!论坛还不让扯蛋了,听完一段相声记住了大致内容有罪啊?把做人和做学问扯在一起是可以的,你倒好,把扯淡和做学问、做人很自然地扯在一起了对吧?

所以说你一辈子做人、做 “学问” 都是扯蛋对吧:扯物理学是扯蛋、楼顶口口声声的“科学精神”是扯蛋对吧、化工技术工作是扯蛋对吧,十四岁学会微积分、“专业画家”云云更是扯蛋对吧……还有大学球队主力什么的也要相提并论,生怕自己一辈子做人扯淡没有足够的证据对吧!

每次看到你的帖子,眼前就晃出那个 “懂 NT” 混吃喝的草包,说话口气和你一模一样。
本帖最后由 海淀镇的郊外 于 2022-1-3 22:52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4.052
主题: 140
帖子: 20000
注册: 2005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海淀镇的郊外 发表于 2022-1-3 16:28
人无完人。这老板懂技术、懂市场,公司做得风生水起,只是可能不太懂人事,所以这次算是是栽在了懂人事的合伙人手上。

象你这种自认为的各方面"全方位人才",属于3000年之前,放现现代社会,只可能恒等于所有领域的"全方位草包"。

您也太谦虚了吧?不懂人事怎么把您请去了

后面的您说对了,现在是您这种专材吃香。所以您应该坚持背数学书,相声、三海经、哪吒、三太子、人之初、民科啥的就别研究了。弄不好您这专材会变成我这种"全方位草包"。 本帖最后由 artist 于 2022-1-3 21:50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7.448
主题: 0
帖子: 9393
注册: 2002年10月
tianman 发表于 2022-1-3 21:36
我无言以对

其实,我真不相信这是您自己发的帖子。。。

物理不是思维迷宫,而是实验为王。物理是用理论解释物理现象,而不是用理论解释“理论”,你已经陷在自己营造的迷宫里了 。。。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1.915
主题: 1
帖子: 9134
注册: 2008年12月
logical 发表于 2022-1-3 21:19
无论是你假设一个地球到飞船上来的,还是本来飞船上的人,确实都会看到地球上的8光年的地球到B星球的距离长度,被“压缩”成了4.8光年。所以你到底想否定什么?

明天再请教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4.052
主题: 140
帖子: 20000
注册: 2005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醉空行 发表于 2022-1-3 17:07
前方的星光会出现蓝移,后方星光红移。可测速。

前提是在地球上掌握这些星星的频谱特征,这个并不难。

谢谢,您这第一个给出的答案!

我想到过多普勒效应,但没想到利用星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1.915
主题: 1
帖子: 9134
注册: 2008年12月
logical 发表于 2022-1-3 20:29
实在看不懂你想表达什么意思。

就请你回答我的问题:一个站在上海不动的人,看上海到北京的距离,会不会因为路上跑的高速列车而改变?是或否。

我无言以对

其实,我真不相信这是您自己发的帖子。。。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7.448
主题: 0
帖子: 9393
注册: 2002年10月
tianman 发表于 2022-1-3 20:12
两个惯性系之间,“动”和“静”是彼此相对而言的。
那么,A看B是8光年距离,B看A是4.8年的距离。
假如这两个距离含义相同的话,是不是说8光年=4.8光年?
还是说,既可以是8光年也可以是4.8光年,是哪个数值取决于你认为对方运动还是自己运动?

两个惯性系看同一个物理距离,测量值当然不同 -- 否则用洛伦兹变换干什么?要相对论干什么?要是物理量的测量值在不同惯性系里不变,那还是用回牛顿定律就好了。这里不存在A看B还是B看A, 而是A和B都在看地球和远方星球的距离。

最后:只要被测量的对象(地球和星球)和你(地球系)相对静止,那就是8光年。-- 别以为被测量对象是否相对运动,还可以随意改变了。地球和星球,相对地球永远静止,是无法改变的物理事实。 本帖最后由 logical 于 2022-1-3 21:30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7.448
主题: 0
帖子: 9393
注册: 2002年10月
tianman 发表于 2022-1-3 19:53
既如此,岂不是证明飞船自己看到的距离也是4.8光年了?
其实不然。
地球看到的“尺缩”是因为两个空间因为速度差,其空间的“原点”不同所致。
然而,速度等物理量是矢量,它们在空间变化时保持不变。

假如有人能够从地球系到飞船系去观察的话,就会发现是地球那个空间被“压扁”了,自己的空间并没有任何变化。

无论是你假设一个地球到飞船上来的,还是本来飞船上的人,确实都会看到地球上的8光年的地球到B星球的距离长度,被“压缩”成了4.8光年。所以你到底想否定什么? 本帖最后由 logical 于 2022-1-3 21:20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有烧狭义相对论的吗?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