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有烧狭义相对论的吗? [主题管理员:artist]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29772 回帖:2102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7.396
主题: 0
帖子: 9360
注册: 2002年10月
artist 发表于 2022-1-3 16:11
好的,明白。我是看到你们俩的讨论,似乎是这个结论,不置可否,所以,确认下。谢谢。

我发的详细说明的长回帖,被审查了 。。。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4.052
主题: 211
帖子: 20000
注册: 2005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logical 发表于 2022-1-3 16:06
你和tianman在这个问题上的概念错误,就是认为存在一个参照系无关的“本征距离”,又有一个参照系无关的“运动距离” -- 这都是难以摆脱经典物理的影响的表现 。。。谈到测量距离的长度值,一定是对应一个确定的参照系,这个基本概念一定要树立

好的,明白。我是看到你们俩的讨论,似乎是这个结论,不置可否,所以,确认下。谢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4.052
主题: 211
帖子: 20000
注册: 2005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logical 发表于 2022-1-3 16:03
这个不可能破 -- 10年是地球时间,6年只是飞船系单的钟慢,说明不了任何问题。在飞船系,根本没有一个直接的10年的测量值。纠缠这个是死胡同

明白了,多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4.052
主题: 211
帖子: 20000
注册: 2005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stevenkoh 发表于 2022-1-3 15:59
怪不得来发帖玩呢,人家都在带外孙玩。您好心情呢

这个您总算说对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7.396
主题: 0
帖子: 9360
注册: 2002年10月
artist 发表于 2022-1-3 12:41
@tianman @logical

看到你俩心平气和地讨论,很是欣慰和佩服。

看了之后觉得你俩所说的"本征距离"是指(某时刻)两个固定点A、B在同一惯性参照系内,并在此参照系内测量到的A、B之间的距离。这个距离在其它参照系"看来"是不同的,但谈到"本征距离"时,是不变的。我的理解对不对?

你和tianman在这个问题上的概念错误,就是认为存在一个参照系无关的“本征距离”,又有一个参照系无关的“运动距离” -- 这都是难以摆脱经典物理的影响的表现 。。。谈到测量距离的长度值,一定是对应一个特定的参照系,这个基本概念一定要树立。

离开了相对静止的参照系,就不可能测量到或者“看到”本征长度。所以地球系“看”到的两星球间8光年的本征长度值的测量值,只有在地球系才有。飞船系看同一段距离,只能得到4.8光年的测量值。 本帖最后由 logical 于 2022-1-3 16:14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7.396
主题: 0
帖子: 9360
注册: 2002年10月
artist 发表于 2022-1-3 15:48
@logical

话说回来,如果我简单地,用t=t'/gama,也就是10X0.6=6年这么计算,得到的结果一样。您看是否可以?

这个不可能破 -- 10年是地球时间,6年只是飞船系单的钟慢,说明不了任何问题。在飞船系,根本没有一个直接的10年的测量值。纠缠这个是死胡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824
主题: 45
帖子: 4089
注册: 2013年1月
artist 发表于 2022-1-3 15:39
不好意思,我女儿移民了,我拖累不到她,她也帮不了我。还是您幸运,随时有精神科医生陪伴。


怪不得来发帖玩呢,人家都在带外孙玩。您好心情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0.735
主题: 1
帖子: 8684
注册: 2008年12月
醉空行 发表于 2022-1-3 15:39
那个结论是成立的。因为星星距离地球8光年这个尺,就在地球参考系上,所以不管怎么反过来看,地球参考系看是8光年,那个高速飞船看是4.8光年,这俩数值不会变。

不是
地球看星星的距离,是8光年,这个没问题。
不过,地球看飞船的运行过程,这个距离却是4.8光年。
因为地球和星星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但它与飞船存在相对运动。
至于飞船看地球的距离,同样取决于它和地球之间是否有相对运动。

换个角度来说,
两个惯性系是平权的。不可能出现同一个事件,你看我是8光年,我看你就是4.8光年。

之所以误以为“地球看飞船距离是8光年,而飞船看地球距离是4.8光年”,
是因为无意中将“地球看”的飞船当成了与地球相对静止的状态了。
然后,“飞船看”的时候,又将地球当成了运动物体。。。
实际上,因为地球和飞船有相对运动,所以彼此看对方都是“4.8光年。

本帖最后由 tianman 于 2022-1-3 16:02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4.052
主题: 211
帖子: 20000
注册: 2005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logical

话说回来,如果我简单地,用t=t'/gama,也就是10X0.6=6年这么计算,得到的结果一样。您看是否可以?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7.396
主题: 0
帖子: 9360
注册: 2002年10月
tianman 发表于 2022-1-3 12:11
先说说这个“本征长度”

严格来说,这个"本征长度"其实是指的物体的物理长度(或者说"固有长度")。
比如说,北京到上海的铁道长度,比如说列车车厢的长度。。。

之所以“这个参照系和物体相对静止的时候才能得出"本征长度"的测量值”,
是因为有相对速度的情况下,测量值就不再是"本征长度"了。

然而,既然是物体的本征长度,它就不会因为参考系的改变而变化。
地面看极高速列车的车厢变"扁",看到的是它的"运动长度"。但是请注意,车厢的物理长度(本征长度)并不变化。

这里有一个需要注意:不同的物体,本征长度不同。具体一个物体的本征长度到底多少,要在相对静止参照系里测量后才知道。比如:当你说静止的列车和运动的列车的“本征长度”一样,隐含了你已经知道,有两列列车,它们在“出厂”时做过检测,长度一样。否则:如果仅仅在各自参照系里,分别看到相对自己静止和运动的两列列车,物理上无法得出它们的“本征长度”一样,这个结论。

-- 你所说的不依赖于参照系都能够得到的“物理长度”,就是一个典型的经典物理的概念。在相对论框架下,不经过某个参照系的测量,是没有“物理长度”的。只有可测量的才是“物理量”,这是有了相对论之后的现代物理的基本概念。

tianman 发表于 2022-1-3 12:11
假如我们在地球参照系看8光年处的一个和地球相对静止的星球,此时看到的距离就是"本征长度"。(看静止的B星,是"本征长度")
但是我们在地球看那个飞船到达B星的过程的话,那看到的就不是"8光年"的距离了。而是"4.8光年"。(看运动的飞船,不是"本征长度")
所以,在地球参考系看来,那个飞船在飞行,我们能够看到的距离是它的"运动长度",而不是"本征长度"。
这段路程的"本征长度"还是"8光年",但是我们看到的飞船运行路程却是"4.8光年" ----  这就是洛伦兹变换的物理意义。

这就更加“玄幻”了,错得离谱:难道你在地球上,观测到了远方8光年处的一个星球。然后天上划过一个飞船,你观测到的这段距离就变成了4.8光年?明明是飞船参照系“看”这段距离变成了4.8光年,你竟然说是地球?看来你已经搞不清楚参照系了 。。。

tianman 发表于 2022-1-3 12:11
1 “作为“本征距离”或者说是“静态距离”,无论对地球还是对飞船,它都是“8光年””
我试图从两个方面来说明:
首先,这个例题给出了地球到目的地的光通过的距离,或者说,已经指定了目的地B。
也就是说,物理的A和B是已经本例题已经指定的物理地点,而且用光标定了它的长度。
因为光速不变,所以这个长度是物理长度。

a 地球到目的地和飞船到目的地,其实是同一个轨迹(飞船从地球“A”出发到目标B)。同一轨迹的物理长度自然一致。
b 按照相对性原理,飞船参照系认为是地球在运动而自己是静止,那么对于飞船参考系,"A"到"B"的光计量长度也是“8光年”
无论从那种角度,这个A-B的物理距离(本征长度)都是"8光年"

大错特错:光根本没有办法标明长度。“光年”是需要光走的时间才能标明长度,而无论是(光走的时间)还是实际测量到的长度,在不同参照系里都是不一样的,遵循尺慢钟缩的规律。
“同一轨迹的物理长度自然一致” -- 又是一个经典物理的说法。相对论里,任何一个轨迹,在不同参照系里的长度都是不一样的。
对于地球到远处星球的距离,或者飞船运行的“轨迹”,地球系“看到”的测量值就是(飞船10年里以0.8c从地球到远方星球)8光年的本征长度。飞船系“看到”的测量值就是(飞船6年里以0.8c从地球到远方星球)4.8光年 -- 这个过程,和地球系和μ子系分别看到的μ子飞行时间和大气层厚度,完全对应。

tianman 发表于 2022-1-3 12:11
2 “当我说“本征长度”8光年的“距离”,就是地球参照系里,地球和远处地球参照系的x=8光年处的“物体”的距离”。这句话我没有异议。
不过,这个距离并不是飞船运行过程的“距离”---- 因为在地球角度,飞船在运动,地球只能看到它的“运动距离”而不是物理距离。

同时,将地球参照系换成飞船参照系,这两句话依然能够成立。 ---- 因为在飞船角度,是地球在运动,飞船只看到它的“运动距离”。
所以实际效果,是地球看飞船的运动距离是4.8光年,而飞船看地球的运动距离也是4.8光年。。。

继你发明的任何参照系都能观测到一样长度的“本征距离”之后,又发明了一个任何参照系都能观测到的“运功距离”  -- 你已经彻底糊涂了。
既然你说的“本征长度”8光年的“距离”,就是相对地球参照系静止的地球和远方星球间,从地球观测到的距离,那么在地球系里永远都会观察到同一个长度的物理量,你就算有1000个飞船以各种速度同时飞过,这段距离的观测值也不会变,地球上永远看不到这段距离“变成”4.8光年的现象。

tianman 发表于 2022-1-3 12:11
3 “因为飞船存在“尺缩”,这个“距离”在飞船参照系“同时”在t' 时刻测量,就变成了4.8光年的“长度”的测量值,或者说:飞船上“看”到的就是4.8光年。”
严格地说,“因为飞船存在尺缩”,地球才观察到4.8光年的“长度”的测量值。飞船自己是看不到自己被“压缩”的。
相反,飞船看到的是地球存在尺缩,飞船才观察到4.8光年的“长度”的测量值--- 因为在飞船看来,是地球在运动。。。
以列车为例:
地面的人看到列车上的人被"压扁"了,但是列车上的人自己是看不到自己被"压扁"的现象的。他看到地面人被"压扁"了,地面人同样也不会看到自己被"压扁"。
8光年是地球系“看到”的,与地球系相对静止的地球和远方星球的距离的测量值 -- 也就是这段距离的本征长度。所以飞船“看到”的4.8光年,恰恰对应的是列车上的人看到地面人被"压扁"这个现象。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4.052
主题: 211
帖子: 20000
注册: 2005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stevenkoh 发表于 2022-1-3 15:34
嗯,提主在1614 帖对您认错了。打击民科,捍卫科学精神的事情,您可以不参与了。对待民科上,您这种“做物理题高数题”的,还是没有能力,赢不了啊

是啊,打击民科用不到“做物理题高数题”的,有空喊口号的就可以了。懂点数学和物理的,都可以撤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4.052
主题: 211
帖子: 20000
注册: 2005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stevenkoh 发表于 2022-1-3 15:13
是的,我家里有医生,您家里有女儿啊。

假如不能及时就医,拖累的是自己家庭啊,这就不幸了

不好意思,我女儿移民了,我拖累不到她,她也帮不了我。还是您幸运,随时有精神科医生陪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8.407
主题: 8
帖子: 4239
注册: 2010年8月
tianman 发表于 2022-1-3 15:14
抱歉,是我的表达不清楚。
我这里说的是“ 结论部分….”的那个结论。。。
那个结论是成立的。因为星星距离地球8光年这个尺,就在地球参考系上,所以不管怎么反过来看,地球参考系看是8光年,那个高速飞船看是4.8光年,这俩数值不会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824
主题: 45
帖子: 4089
注册: 2013年1月
logical 发表于 2022-1-3 14:05
你又来胡说了:Matlab我从来没有用过。我只会列高数式子 -- 当年做物理题解高数题,可没有计算机


嗯,提主在1614 帖对您认错了。打击民科,捍卫科学精神的事情,您可以不参与了。对待民科上,您这种“做物理题高数题”的,还是没有能力,赢不了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0.735
主题: 1
帖子: 8684
注册: 2008年12月
醉空行 发表于 2022-1-2 23:28
抱歉,哪个结论不成立?

您这个回复,除了部分用词,我并没看到与我的描述有什么实质性的对立。

抱歉,是我的表达不清楚。
我这里说的是“ 结论部分….”的那个结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824
主题: 45
帖子: 4089
注册: 2013年1月
artist 发表于 2022-1-3 14:29
现在这个时期,尽量别去医院吧。您家人就有精神科医生,您很幸运。

这里谁在质疑相对论呢?您产生幻觉啦?


是的,我家里有医生,您家里有女儿啊。

假如不能及时就医,拖累的是自己家庭啊,这就不幸了 本帖最后由 stevenkoh 于 2022-1-3 15:14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4.052
主题: 211
帖子: 20000
注册: 2005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海淀镇的郊外 发表于 2022-1-3 14:43
民科可不这么想,甚至一些初级 “专业人士” 都不一定这么想。

讲个故事:话说 90 年代,Windows NT 刚刚兴起的时候,应朋友之邀到他的公司去主持一个 NT 下服务器软集群(各带硬盘的双机热备系统)开发项目。应该说这个朋友非常有眼光:因为那时候 NT 还不成气候,需要服务器集群的项目几乎根本还轮不到 NT,现成的案例和有限的资料都是 Unix 的。但老板看到了这块市场,也看到了软件集群在价格上的优势。

我回答老板说,我说我并不懂 NT(我是说我只做过 win/NT 下的应用开发项目,对 NT 微内核下变态的底层结构根本不了解,做这样的项目有点勉为其难)。Unix 底层倒还知道点皮毛,但你们公司有的是 Uinx 资深专家,做这样的项目还轮不着我。但朋友说他们不行,对 NT 更是两眼一抹黑,说你对 NT 不用了解太深,我让他们马上找一个懂 NT 的人来配合你。

结果人力资源部门工作效率还真高,两天后就我找回来一个 “懂 NT” 的助手,让我去看看。结果一了解,真是哭笑不得:原来这位仁兄竟然 “懂 NT” 的安装、设置和简单管理!也就是说顶多算个还没有多少实战经验的网管,连简单 VB 编程都不会。

最重要的,这位 “懂 NT” 的助手不仅和这里的楼主一样自信,而且从侧面还打听到他还是公司主要创业 ...

您朋友真有眼光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4.052
主题: 211
帖子: 20000
注册: 2005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logical

虽然在前面我说了对您计算的看法,但不代表我说的就是对的。我可以认定,对于相对论和数学,您的学问都在我之上。

我在这里寻找的是孪生子悖论的破解,当下具体的目标就是找到一个充分的理由,将参考点对换不成立。

计算兄弟俩谁年轻的方案很多,从简单的t与洛伦兹因子的积到复杂的很多步骤都有,得到的答案也都一样。这个不是关键,关键的是我上面说的,证明"参考点对换不成立",就是地球和飞船不是对等的。其它的都不重要。

再次声明,您和Newbee还有其他认真讨论的网友对我帮助很大,非常感谢。支节分歧,我觉得没必要纠缠。言语之中,如有得罪,还希望能谅解。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462
主题: 0
帖子: 444
注册: 2021年8月
stevenkoh 发表于 2022-1-3 12:57
不怕,我的话很精确。正常人理解都是好意,病人觉得是恶意

这才是和民科捍卫科学精神的方法。谈论数学?他们配吗?
民科可不这么想,甚至一些初级 “专业人士” 都不一定这么想。

讲个故事:话说 90 年代,Windows NT 刚刚兴起的时候,应朋友之邀到他的公司去主持一个 NT 下服务器软集群(各带硬盘的双机热备系统)开发项目。应该说这个朋友非常有眼光:因为那时候 NT 还不成气候,需要服务器集群的项目几乎根本还轮不到 NT,现成的案例和有限的资料都是 Unix 的。但老板看到了这块市场,也看到了软件集群在价格上的优势。

我回答老板说,我说我并不懂 NT(我是说我只做过 win/NT 下的应用开发项目,对 NT 微内核下变态的底层结构根本不了解,做这样的项目有点勉为其难)。Unix 底层倒还知道点皮毛,但你们公司有的是 Uinx 资深专家,做这样的项目还轮不着我。但朋友说他们不行,对 NT 更是两眼一抹黑,说你对 NT 不用了解太深,我让他们马上找一个懂 NT 的人来配合你。

结果人力资源部门工作效率还真高,两天后就我找回来一个 “懂 NT” 的助手,让我去看看。结果一了解,真是哭笑不得:原来这位仁兄竟然 “懂 NT” 的安装、设置和简单管理!也就是说顶多算个还没有多少实战经验的网管,连简单 VB 编程都不会。

最重要的,这位 “懂 NT” 的助手不仅和这里的楼主一样自信,而且从侧面还打听到他还是公司主要创业合伙人的亲戚,只好告辞。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462
主题: 0
帖子: 444
注册: 2021年8月
stevenkoh 发表于 2022-1-3 12:57
不怕,我的话很精确。正常人理解都是好意,病人觉得是恶意

这才是和民科捍卫科学精神的方法。谈论数学?他们配吗?
民科可不这么想,甚至一些初级 “专业人士” 都不一定这么想。

讲个故事:话说 90 年代,Windows NT 刚刚兴起的时候,应朋友之邀到他的公司去主持一个 NT 下服务器软集群(各带硬盘的双机热备系统)开发项目。应该说这个朋友非常有眼光:因为那时候 NT 还不成气候,需要服务器集群的项目几乎根本还轮不到 NT,现成的案例和有限的资料都是 Unix 的。但老板看到了这块市场,也看到了软件集群在※※※格上的优势。

我回答老板说,我说我并不懂 NT(我是说我只做过 win/NT 下的应用开发项目,对 NT 微内核下变态的底层结构根本不了解,做这样的项目有点勉为其难)。Unix 底层倒还知道点皮毛,但你们公司有的是 Uinx 资深专家,做这样的项目还轮不着我。但朋友说他们不行,对 NT 更是两眼一抹黑,说你对 NT 不用了解太深,我让他们马上找一个懂 NT 的人来配合你。

结果人力资源部门工作效率还真高,两天后就我找回来一个 “懂 NT” 的助手,让我去看看。结果一了解,真是哭笑不得:原来这位仁兄竟然 “懂 NT” 的安装、设置和简单管理!也就是说顶多算个还没有多少实战经验的网管,连简单 VB 编程都不会。

最重要的,这位 “懂 NT” 的助手不仅和这里的楼主一样自信,而且从侧面还打听到他还是公司主要创业合伙人的亲戚,只好告辞。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4.052
主题: 211
帖子: 20000
注册: 2005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stevenkoh 发表于 2022-1-3 14:29
您智商142我知道分量,不过我测过500人次以上的智商。我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所以还是挺容易的

先给您分享一篇文章,读懂了就能知道了。重点我用粗体字点出了。

链接:张益唐论文全球没有10人能懂 引起轰动

2013年6月8日,张益唐对记者谈到 了他的数学研究历程、未来研究计划、与妻子的轶事、中国父母情况、个人爱好以及回国打算等。

名星:你的关于孪生素数成果出来之后,有没有人出来质问你?指你证明不对的呢?

张:没有。波兰裔的审稿人伊万列斯(Henryk Iwaniec)给我一个非常好的评价,他是解析数论这方面的大师。我写论文的时候,我就想好了,我的论文就是写给这些专家看的,就是只有他们能看懂的,全世界能看懂的也就是不超过十个人,我的论文中还大量引用了这些人的名字和他们的研究成果。我想,我的论文投出去给他们看,他们很容易就能看明白。

后来的结果果然是这样。从投稿到给我答覆是三个星期,实际上,我的论文中,非本质的、细节性的差错还是有点,但大师级的人看你的东西,他可以不管这些差错, 他看你的思路,他觉得你是对的就行,那些小差错都是可以修改的。这是我们做 ...

您引用的这些是啥意思,我还真看不明白。那篇论文似乎是研究"高深"数学的,我应该看不懂,也和目前的讨论没关系吧?您也是"民科"专家?我的意思不是说您是"民科",是说研究"民科"的专家。前面已经有一位了,看来现在有两位了。您是不是应该开个新主题:"有烧民科的吗"?或"有烧民科专家的吗"?在那个主题里讨论这些应该更好吧? 本帖最后由 artist 于 2022-1-3 14:39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4.052
主题: 211
帖子: 20000
注册: 2005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stevenkoh 发表于 2022-1-3 12:55
我只是作为一个普通网友建议您看医生罢了

您仔细看看我的贴很好,我的核心论点就一个,在目前的时代,实际上任何民间人士个人,已经没有质疑、再认识相对论的资格了。未来这些人,都应该在某个国家的科研体制内。

现在这个时期,尽量别去医院吧。您家人就有精神科医生,您很幸运。

这里谁在质疑相对论呢?您产生幻觉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824
主题: 45
帖子: 4089
注册: 2013年1月
artist 发表于 2022-1-2 23:41
是这样的,就物理意义而言.........

我清醒得很,我的那些a、b、c都不是正确答案,我还没找到满意的答案。

对付我不大容易,你要有这个思想准备。
...


您智商142我知道分量,不过我测过500人次以上的智商。我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所以还是挺容易的

先给您分享一篇文章,读懂了就能知道了。重点我用粗体字点出了。

链接:张益唐论文全球没有10人能懂 引起轰动

2013年6月8日,张益唐对记者谈到 了他的数学研究历程、未来研究计划、与妻子的轶事、中国父母情况、个人爱好以及回国打算等。

名星:你的关于孪生素数成果出来之后,有没有人出来质问你?指你证明不对的呢?

张:没有。波兰裔的审稿人伊万列斯(Henryk Iwaniec)给我一个非常好的评价,他是解析数论这方面的大师。我写论文的时候,我就想好了,我的论文就是写给这些专家看的,就是只有他们能看懂的,全世界能看懂的也就是不超过十个人,我的论文中还大量引用了这些人的名字和他们的研究成果。我想,我的论文投出去给他们看,他们很容易就能看明白。

后来的结果果然是这样。从投稿到给我答覆是三个星期,实际上,我的论文中,非本质的、细节性的差错还是有点,但大师级的人看你的东西,他可以不管这些差错, 他看你的思路,他觉得你是对的就行,那些小差错都是可以修改的。这是我们做数学的人都知道的。没有想到的是,三个星期就给我来了通知,而且说的是那么肯定。我用中文来说他们的审稿通知是:“我们把你的论证非常仔细地、非常彻底地看了,我们发现找出你的一个小漏洞非常困难”——这意思是“我们找不出问题出来”。这也是这几天我在纽约听到的,审稿人伊万列斯说我的证明“水晶般地透明”。

就像我刚才在会上说的,只有三件事情让我高兴,第一是我把它做出来了,第二,它是那么快地得到承认,第三,我突破了一根头髮丝般的距离。至于别的什么出名呀,我一点都不觉得高兴,反而觉得头疼

名星:你觉得你有绝对的信心?
张:我在投稿之前我就自己问自己,这个是不是对的?我的论文是在2012年写完的,然后就是修改,一步步地细细检查,那个是很累的,甚至比写出来还累。

名星:你的投稿时间是2012年几月?

张:4月份。然后5月13日就去哈佛演讲了。

名星:为什麽你第一站选择去哈佛演讲呢?

张: 丘成桐把我叫过去的。我本来不想去,本来这个时间是计划中的我的学生期末考试时间,监考完了之后,我跟我的研究生助教一起改学生考试卷子。5月8日下午或 晚上的时候,审稿人的报告就出来了,我是5月9日早上看到的。看了之后,我都愣住了——没有想到评价会高到那个程度。

【注】:评审报告中写着这样的评价: “论文的主要结果是第一流的”、“在素数分布领域的一个标志性的定理”。审稿人伊万列斯在写给丘成桐的信中说: “张益唐的文章三週前被《数学年鉴》(Annals of Mathematics)接受,而在此之前,他在解析数论学界并不为人所熟知。但是他掌握解析数论最复杂课题的知识,并得以运用自如。他能够突破令许多专家都止步不前的屏障,并非因为人们忽视了微小之处,而是由于他引入了全新而巧妙的布局并漂亮的加以执行。仅从论证的清晰的逻辑架构,你可以立即感受到这项 工作几乎无可置疑的优秀。这并不意味着这篇文章简单或者初等。恰恰相反,张的工作是解析数论的顶峰之作。他也优雅的借用其他领域的工具,比如间接用到有限 域上代数簇的黎曼猜想。张的工作将引发持久雪崩式的优化和改进,以及随之而来的理论创新。一夜之间,张重新定位了解析数论的焦点。随后的进展需要等待多 久,令人期待。”)

名星:这有点奇怪,你不是说对自己的研究成果非常自信?
张:我是知道我的研究是一个很好的结果,但我没有想到结果会是如此轰动。而且,这个结果在整个数学界有轰动是正常的,现在整个社会都这样轰动,是我开始没有想到、也没有去想过的

........

后面我不摘录了。记住这些东西,其实民科不是物理问题、不是数学问题、不是哲学问题,而是心理问题。看了就知道了,不要被民科绕数学问题。我不是不能谈数学问题,是没必要这这种场合谈。这种场合应该谈《时间简史》。大家比拼的,是对《时间简史》的认识和理解。IT没啥民科,因为都是实践的。把民科带到对科普认知的实践中来辩论,一下子就戳破了。因为不需要数学,只需要逻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7.396
主题: 0
帖子: 9360
注册: 2002年10月
stevenkoh 发表于 2022-1-3 11:54
你看民科最新发言,又把 @logical 的扯到四则运算范围内了

@logical 数学水平我很了解,能使用 matlab 而已。我估计相对论民科连这个都不行。

我先给民科看一个 【直观解释】曲率和奇异 的视频。但看民科看了,但我看他回复其实没有抓到重点。所以就降级看《时间简史》了。

民科的一切讨论范围,都应该局限在《时间简史》的文字措辞范围之内,民科连这个都不理解。根本没资格谈论数学,连四则运算都不行。

你又来胡说了:Matlab我从来没有用过。我只会列高数式子 -- 当年做物理题解高数题,可没有计算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824
主题: 45
帖子: 4089
注册: 2013年1月
海淀镇的郊外 发表于 2022-1-3 12:52
说精神疾病就对了。正因为如此,你是无能为力的。因为他们的家属又不在场,你的好意只会得到最大恶意的回报。。

刚才回你的帖子被审核了。我的意思是说,和民科打交道,专业人士才是弱者。我说娱乐精神,说的是专业人士要学会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不怕,我的话很精确。正常人理解都是好意,病人觉得是恶意

这才是和民科捍卫科学精神的方法。谈论数学?他们配吗? 本帖最后由 stevenkoh 于 2022-1-3 12:58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824
主题: 45
帖子: 4089
注册: 2013年1月
artist 发表于 2022-1-3 12:23
刚才看到您介绍你家人有精神科医生,我放心了。

我有没有资格,不是您说了算的。您应该问问自己,有没有资格做这个决定。

您介绍的文章初看上去和这里Newbee的意思一样。不过我还是收藏了,过后仔细阅读,谢谢。


我只是作为一个普通网友建议您看医生罢了

您仔细看看我的贴很好,我的核心论点就一个,在目前的时代,实际上任何民间人士个人,已经没有质疑、再认识相对论的资格了。未来这些人,都应该在某个国家的科研体制内。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462
主题: 0
帖子: 444
注册: 2021年8月
stevenkoh 发表于 2022-1-3 11:48
呵呵,娱乐精神是你行,我家人有精神科医生,我很理解民科,尤其是老年民科。

对民科来说,最好是说真话。像范进中举的老娘舅,一巴掌打醒这些民科。这是心理疾患,最好吃药。
说精神疾病就对了。正因为如此,你是无能为力的。因为他们的家属又不在场,你的好意只会得到最大恶意的回报。。

刚才回你的帖子被审核了。我的意思是说,和民科打交道,专业人士才是弱者。我说娱乐精神,说的是专业人士要学会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4.052
主题: 211
帖子: 20000
注册: 2005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logical 发表于 2022-1-2 20:44
为了避免概念陷阱,还是让我再次澄清一下距离和"长度的尺缩":

一个物理上可测量的“距离” -- 就是从物体A到物体B, 或者一根尺子的A端到B端 - 两者间的“距离”。

因为不存在“绝对参照系”,所以:测量这个“距离”的长度,必须是在某一个特定的参照系里进行的。这一步测量,不需要用到洛伦兹变换,就是和经典物理一样的在一个参照系里,“同时测量”A和B的x坐标,然后差值就是”长度”。我们在某一个参照系里“看”一个“距离”,就相当于是在“测量”这个距离的长度。 -- 这个“看”,是不牵扯到洛伦兹变换的。即使是不懂相对论的“μ子”,不做洛伦兹变换,也一样能“看”。

当且仅当,这个参照系和物体A/B或者尺子相对静止的时候,才能对这个“距离”得出“本征长度”的测量值。否则,就是测量出一个经过“尺缩”的“长度”。-- 换句话说:当且仅当和A/B相对静止的参照系里“”这个“距离”,才是“本征长度”。换一个参照系,“”这个“距离”的长度就是尺缩后的“长度”。

回到你的叙述:
1. “作为“本征距离”或者说是“静态距离”,无论对地球还是对飞船,它都是“8光年”” -- 这句话里,你如果不说明你测量出“本征长度”对应的物理“距 ...

tianman 发表于 2022-1-3 12:11
先说说这个“本征长度”

严格来说,这个"本征长度"其实是指的物体的物理长度(或者说"固有长度")。
比如说,北京到上海的铁道长度,比如说列车车厢的长度。。。

之所以“这个参照系和物体相对静止的时候才能得出"本征长度"的测量值”,
是因为有相对速度的情况下,测量值就不再是"本征长度"了。

然而,既然是物体的本征长度,它就不会因为参考系的改变而变化。
地面看极高速列车的车厢变"扁",看到的是它的"运动长度"。但是请注意,车厢的物理长度(本征长度)并不变化。

假如我们在地球参照系看8光年处的一个和地球相对静止的星球,此时看到的距离就是"本征长度"。(看静止的B星,是"本征长度")
但是我们在地球看那个飞船到达B星的过程的话,那看到的就不是"8光年"的距离了。而是"4.8光年"。(看运动的飞船,不是"本征长度")
所以,在地球参考系看来,那个飞船在飞行,我们能够看到的距离是它的"运动长度",而不是"本征长度"。
这段路程的"本征长度"还是"8光年",但是我们看到的飞船运行路程却是"4.8光年" ----  这就是洛伦兹变换的物理意义。

1 “作为“本征距离”或者说是“静态距离”,无论对地球还是对飞船,它都是“8光年””
我试图从两个方面来说明:
首先,这个例题给出了地球到目的地的 ...

@tianman @logical

看到你俩心平气和地讨论,很是欣慰和佩服。

看了之后觉得你俩所说的"本征距离"是指(某时刻)两个固定点A、B在同一惯性参照系内,并在此参照系内测量到的A、B之间的距离。这个距离在其它参照系"看来"是不同的,但谈到"本征距离"时,是不变的。我的理解对不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0.735
主题: 1
帖子: 8684
注册: 2008年12月
logical 发表于 2022-1-2 20:56
10地球年恰恰是考虑到相对论,才必须在任何一个时间长度上,加上一个参照系(比如地球系)的说明。

脱离参照系说“10年”或者“8年”,才是经典物理的绝对时间的概念。

严格说:世界上不存在不随参照系变化的“本征距离”,只有和参照系相对静止的物体的“本征长度”

-- 光年和公里,在物理上没有本质区别,都是长度单位而已。说某个长度值,用上“光年”做单位就成了“可信的“本征距离””,实在是不知所云 。。。物理距离的测量值(长度)会随着参照系而变,和你用光年还是公里做单位,无关!

我是说:“飞船以0.8C的速度跑了10光年,到达8光年的地方”这句话,是经典物理学的计算方法
“速度X时间=距离”。
但是在0.8C的速度运动时,这个计算是错误的。
这个错误恰恰在于没有“考虑到相对论”。。。

前帖已经说过,本征长度是物体的固有长度,不受参考系的影响。受影响的是运动长度。
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事实上,不同的参照系也存在时间都是“10年”或者“8年”的情况,这可不是“经典物理的绝对时间的概念”
比如说,地球看飞船的运动距离是4.8光年,而飞船看地球的运动距离也是4.8光年。这就和“经典物理的绝对时间的概念”不相干。

之所以用光年,实际是为了强调光的速度不变的特点。避免有人拿观测方向等等因素说事儿。我前面已经说过了

其实,以光线测量物体(或距离)的“物理长度”或者说固有长度、本征长度,是最直接的最没有争议的方法。
如果用公里也未尝不可,但是就怕有人再过来说“你这个公里的“基准”是实验的结果、有量子效应、然后再来一句:你不懂基准”
我是怕了。。。

谁知道,即使以光做基准,也一样还是被指“不知所云”。。。

本帖最后由 tianman 于 2022-1-3 12:43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4.052
主题: 211
帖子: 20000
注册: 2005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stevenkoh 发表于 2022-1-3 12:16
你的核心问题是三个:
1.你所说的悖论,其实不悖。你说的“孪生子悖论的解”,其实有解的。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072056/answer/73974356
2.你寻求解,实际上①人家有解;②实际上您也没有资格;
3.我真心为你着想,为你的女儿着想。早点承认,早点进入治疗状态。我这话是认真的,也是好意。

刚才看到您介绍你家人有精神科医生,我放心了。

我有没有资格,不是您说了算的。您应该问问自己,有没有资格做这个决定。

您介绍的文章初看上去和这里Newbee的意思一样。不过我还是收藏了,过后仔细阅读,谢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有烧狭义相对论的吗?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